

也許是一個轉身向下一階段的前進;也許是感謝、或關係微調;也許是向一個曾經的地方或與事物道別;也許是對一段失落的關係做結束;也許是再見後繼續留白;未來什麼會先來,我們不知道,在有生之年我們常來不及好好的道別。
在可以不斷Reset的心理劇裡好好練習說道別,再進一步轉化為行動力與自發、創造力,然後繼續往前走Keep Going.
如果你有以下想要道別或是任何其他,都歡迎來探索體驗。
如果
我想好好向一些人事物道一聲「謝謝」。謝謝一路上的陪伴與提醒,讓我成為更完整的自己。接下來我會慢一點走,看一看窗邊的光、口袋裡的願望、你笑起來的樣子。若我們需要暫時分開,就讓彼此在不同風景裡好好長大。想念來時,知道彼此都在。
如果
我想向曾經放在心上的物件與習慣說聲謝謝。它們陪我度過好幾個清晨與夜晚,也見證我的改變。此刻我學會空出一些位置,讓新風景進來。保留重要的,放下合宜的,讓生活更輕盈。
如果
我也想向過去的自己道別。那些努力、逞強、害怕失去的時刻,我都看見並感謝。接下來我會練習慢下來,留些空白給喜歡的人與事。願新的步伐不再急促,願我的心保有彈性與光。
#####時間、地點、參加對象、報名相關事項
#####團體進行方式
本工作坊透過團體以及使用J.L. Moreno心理劇創始者的方式,以行動方式、進行身、心、靈整合工作方式來更靠近自己的內在及人際角色,Moreno認為人是具有創造性、自發性的,認為人們能透過自發性的行動演出,發展創造性以及自發,不致陷入僵化的互動行為模式中。
團體將以當日主題相關之暖身活動進行,並從中找出願意分享自我生命故事的主角進行行動演出(導劇),再經過心理劇的相關技術,帶出團體創造力、自發性,在舊情境中長出新的互動模式以及覺察,進而產生不同的收穫,找到新的角色目錄(角色的新行動),再透過分享,讓團體成員一起分享主角故事與自己產生的共鳴或連結或因此找到屬於自己想要的互動、行動及力量。
心理劇有五元素:舞台、導演、主角、替身(輔角)、觀眾
由主角在與觀眾(其他成員)區分開來的位置以及心理界線,在舞台上分享所願意分享的大小故事,可能是困境、可能是一個小小的選擇、也可以是一個快樂的未來場景;再由替身(輔角)協助主角擔任與與生命經驗相關的人事物,透過心理劇技術進行角色扮演、對話、角色交換或是創造,在認知或者情感上的探索、改變、覺察或連結內在與人際經驗,嘗試找到方式往前走,而觀眾則是在舞台外的共創以及見證者,也協助主角探索,同時也有機會連結觀眾自己過去曾有的相似或不相似經驗,透過主角的分享與主角、自我經驗及內在人際連結。最後在故事結束後去掉角色,找回自己分享自己觸動或是感受。
#####報名心理劇工作坊的權利與安全保障(報名即為同意)
#####本工作坊將無法提供台灣心理劇及美國心理劇/社會計量與團體心理治療學會認證訓練時數
#####帶領者及現場督導之訓練師介紹
帶領者介紹:陳衍伶心理衛生專科社工師
┃原衛福部草屯療養院社工師
┃禾昀社區復健中心兼任社工師/台中市家暴防治中心特約社工師/彰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生
┃心理衛生專科督導,各項兼任醫院、監獄性侵害、家暴防治、家族及伴侣輔導業務
┃心理劇訓練時數1300小時/帶過80場次以上不同領域心理劇團體/現接受訓練師督導中
現場督導:林慈玥訓練師
┃諮商心理師暨諮商督導
┃台灣及美國心理劇/社會計量與團體心理治療學會認證之訓練師
#####匯款注意事項
#####有關修改資料

近期熱門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