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計畫緣起:
桃園孔廟暨忠烈祠文化園區具有豐富的學習資源,連結園區內人文歷史、精神內涵、建築文化辦理相關祭典及教育活動外,持續在地方上推動文化保存及環境教育工作。
為強化園區環境教育推廣效能,特辦理環境教育增能研習課程,期待透過研習提升園區相關人員之文化保存專業知能,增進民眾對孔廟及神社園區的認識,進一步落實文化保存與環境教育的實踐。
二、參加對象:本園志工及對環境教育有興趣之民眾,上限30人,額滿為止。(本園區志工優先錄取)
三、課程費用:無須費用,包含講師、保險、活動、材料費用等,由桃園市政府民政局支應。
四、課程時間:114年11月6日(星期四) 09:50-15:00
五、課程地點:桃園市孔廟(330桃園市桃園區公園路42號)-文化教室
六、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14年11月4日09:00,額滿為止。
七、報名方式:各報名管道原則限額15人。11月3日(含)後,若任一管道報名人數超過15人,將視實際情況進行名額流動調整。
(一)Beclass線上報名
(二)桃園市政府市民卡APP
八、其他事項:全程參與者可獲得環境教育時數4小時。
九、課程簡介:
本次課程邀請文化保存與環境教育領域之專家學者,透過專題講座的方式與學員進行分享。深入探討文化保存與環境教育的關聯性,藉此反思桃園孔廟與忠烈祠兩處場域未來在環境教育推動上的多元可能與實踐方向。
|    時間  |      主題  |   講師 |    課程內容  |  
|    09:50-10:00  |      報到  |      
  |  |
|    10:00-12:00  |      文化保存與環境教育  |   國立清華大學 榮芳杰老師  |    協助參與者瞭解文化保存與環境教育的意義,並藉由文化保存個案探討議題與環境教育間的關聯性  |  
|    12:00-13:00  |      午餐  |      |  |
|    13:00-15:00  |      從保存到生活: 談文化遺產的永續與公共價值  |   臺灣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林宜珍老師  |    文化保存不是止於維護古蹟建築,更是延續生活方式與社群關係的過程。當永續發展被視為共同目標,文化遺產變成公共價值的實踐場。 以新富町文化市場的再生案例,說明文化遺產的價值如何持續於變動的社會中發揮公共意義,重新思考保存、再利用與社會參與之間的平衡與創新。  |  
十、注意事項:
(一) 為維護研習品質,課程進行中僅限學員參加,不開放非學員旁聽,亦不得攜帶幼兒或學童參加。
(二)響應環保政策,請學員自備水杯及餐具。
(三)活動中將有攝影紀錄,課程參與者為同意活動照片供本單位推廣環境教育用。
十一、聯絡方式


			 近期熱門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