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原民會【。記憶.技藝。 記藝傳承-用原民工藝體驗籃說故事】專案課程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擁有豐富且獨特的工藝傳統,包括竹編、卑南十字繡、阿美族織布與手創琉璃工藝等,這些工藝承載族群歷史與生活智慧。
本課程將以 「體驗籃」為載體,利用已完成之工藝作品整合策展、展示美學、文化解說與教育推廣,使工藝作品不僅是靜態擺設,而是具有故事性、互動性,成為推動原民工藝永續發展的媒介。 本課程將已完成之原住民工藝作品(竹編、卑南十字繡袖套、阿美族織帶、手創琉璃飾品)為基礎,透過策展思維與展示美學,將其轉化為可應用於展覽、文創教育推廣的「原民工藝體驗籃」,達到文化傳承 × 美學設計 × 生活應用之目標。
一、課程日期:114/09/30起 每週二全天 09:30-12:30;13:30-16:30;共36小時。
二、授課講師:周玲朱/現職為真理共生花園負責人、好青春創意經理、台灣樂齡建築發展協會專案經理。
三、學員資格:凡年滿16歲的原住民及非原住民朋友皆可參加,不限學歷,不需考試。(原住民學員優先報名)
四、學員人數:20人
五、參加費用:免費。原住民新生請於開課當日,於上課教室繳交原民身分證明文件影本。
雜費:冷氣費200元(本專案支付)。
六、選課要求:喜歡發揮想像力,用創作豐富人生。
七、報名日期:即日起至課程開課當日或額滿截止。
八、上課地點:南港社大(台北市南港區東新街108巷23號成德國中內)。
九、洽詢電話:南港社大(02)27828272分機#10,臺北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02)2651-6365
十、課程大綱:
週 | 主題 | 內容 |
1 | 09/30 策展起點:原民工藝與體驗籃概念 | 認識與賞析:竹編、卑南十字繡、阿美族織帶、琉璃 探索原住民文化美學 體驗籃設計概念:尺寸、結構、用途 討論擬定籃體擺設與展示初稿 |
2 | 10/07 故事進籃:文化敘事與作品標示設計 | 文化故事撰寫方法(口傳→書寫→簡短敘事) 各作品文化解說卡設計(圖紋意義、用途、族群介紹)、設計體驗籃內容物雛形 |
3 | 10/14 籃中有序:建構與收納設計 | 作品收納設計(保護+展示兼具) 色彩與材質協調(十字繡、織帶、琉璃與籃體的搭配) |
4 | 10/21 視覺陳列:美感與體驗感營造 | 展示構圖探討:高低層次、重點聚焦 擺設與開盒體驗流程設計 |
5 | 10/28 情境展出:多元展示應用 | 展覽現場佈置模擬 教育推廣應用:互動解說設計 教育推廣方案討論:體驗活動設計 |
6 | 11/04 成果展現:記憶籃展示與發表演練 | 完成最終版體驗籃作品完成 學員作品展出與解說演示 評估與回饋:各小組成果分享與回饋 成果拍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