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原民會【都會野菜生活-餐桌上的SDGs】專案課程
以在地野菜為核心,結合栽培、採集、烹調與保存,推廣永續飲食與生態保護。強調天然低加工、減少浪費與責任消費,促進營養健康。透過社區合作與共享,培養永續生活行動力,將所學落實於日常,推動低碳與氣候行動。
一、課程日期:114/9/6起每週六早上 9:30-12:30
二、授課講師:小米老師(呂聖嫺)/現行為社區大學烘焙、中式麵食、釀造發酵食育講師;農會食農教育講師;應邀擔任教育局永續循環講師;同時擔任台大農場及客家農場食農教育講師。曾連續獲環保局「滿漢全惜」教案與食譜料理三項獎項,國健署延緩失智教案亦獲獎。
三、上課地點:南港社區大學(臺北市南港區東新街108巷23號;成德國中內)
四、學員資格:凡年滿16歲的原住民及非原住民朋友皆可入學,不限學歷,不需考試(原住民學員優先報名)。
五、報名日期:即日起至課程開課當日或額滿截止。
六、報名方式:線上報名
七、報名人數:20位
八、參加費用:
(一)學費:免費。
(二)材料費用:
1、非原民: 1200元;
2、原住民身分:補助1000元,僅需繳費200元(原住民新生請於開課當日,於上課教室繳交原民身分證明文件影本)。
(三)雜費:冷氣費200元(本專案支付,無需另繳)。
九、繳費方式:第一週上課時,務必攜帶現金於班級繳交材料。
十、洽詢電話:南港社大(02)27828272分機10,臺北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02)2651-6365
十一、課程表:
週 | 主題 | 內容 |
1 | 認識都會野菜與永續飲食理念(野菜沙拉+野菜義大利麵+野菜茶) | 認識在地可食野菜,增進糧食多樣性,推廣減少浪費的飲食方式;保護野菜生態棲地,維護生物多樣性。 SDG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 15 陸域生態 SDG 2 消除飢餓 |
2 | 都會野菜的栽培與友善採集(野菜入圓+野菜燉排骨) | 在城市中推廣小規模種植,減少運輸碳排;友善採集減少對自然的破壞,維護都市綠地生態。 SDG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 15 陸域生態 SDG 11 永續城市與社區 |
3 | 野菜的營養與料理創意 (野菜入粿-風獅如意) | 提供天然營養來源,減少對高加工食品依賴;透過多樣化料理方式減少食材浪費,推動健康飲食。 SDG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 3 健康與福祉 |
4 | 野菜發酵與保存技術 (野菜麵包+揉茶) | 發酵保存技術延長食物壽命,減少糧食損耗;促進糧食安全與責任生產。 SDG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 2 消除飢餓 |
5 | 都會野菜與社區連結 (全穀豆渣堅果飲調+簡易野菜三明治或野菜煎餅) | 促進社區居民共同種植、交換與共享食材,強化社區凝聚力與永續合作網絡。 SDG 17 夥伴關係 SDG 11 永續城市與社區 |
6 | 從餐桌到永續生活實踐與倡議(共享餐桌) | 透過教育推廣永續飲食知識,減少碳足跡,鼓勵持續實踐低碳、責任消費的生活方式。 SDG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 13 氣候行動 SDG 4 優質教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