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ging    LOADING.....
歡迎來到BeClass線上報名系統 !
免費、快速、簡單,輕鬆製作線上報名系統!
站內搜尋 承辦人員登入  · 註冊
最新活動 · 熱門活動 · 地圖搜尋 · 報名表範例 · 系統問題 · 功能說明
線上詢問留言
留言提問

人智學啟迪下的靈性教育探索 每月一次親師交流 實體+視訊

活動日期:2025-12-27

人智學啟迪下的靈性教

活動說明

《與自己喜悅為伴》   每月一次親師充電課程     ( 實體 & Zoom 視訊同步 )

 

為上班與外地親師 , 一月一次身心工作坊

因應上班與台北以外的家長老師的需求,提供一個月一次週六下午5小時內在沉澱與交流, 無負擔卻支持的形式提供學習。

課程綜合了《生命史自我覺察》與《兒童內在探索與實務》兩個課程 , 分成四個大階段 , 每階段一期4堂課, 一個月一次為一段落的學程

 

    生命史覺察1:00-3:00

    兒童探索3:15~5:15

說明:覺察與自我觀照的方法成為自己的療育師

說明:提供家長老師的兒童觀察與實務

 9  /  20    物質聖殿的生存律 : 安全 與 依附 

               體驗 與 自我實現 的靈魂覺醒

觸覺、生命覺、移動覺、平衡覺

 外徵、內化、 連動 對各個七的發展與靈性影響

 10  / 25   乙太力活化 與 思想生命 

             " 慢活節奏的歸屬" 與 " 歷練再生 "

乙太滋養原則: 兒童身心與需求反應的滾動觀察

照顧者與兒童映鏡的七個生命歷程 

 11 /  29   星芒印記 與 意識屠龍刀 

            " 愛&礙 " 與 "重新定義 "

人智學啟迪下的新世界實踐

中階高階感官的感覺感知覺知的社群實踐

 12 /  27   從社會歷練的吾,往宇宙原則的吾前行

              翻轉自我的修練

頭胸四肢的發展洞見的生命議題與家庭議題

成為自己力量的思想生命與靈自我的自我教育

 

 

課程說明 :

上課日為 :  每月一次週六 9 / 20  ;  10/ 25  ;  11/ 29  ;  12/ 27    下午1:00-5:30

      

  • 本課程《生命史》與《兒童內在探索與實務》兩個課程為一完整系列連貫課程,插班單堂上課學員若臨時決定上完整4堂 可以申請錄音檔追補未上課程觀賞一個月。 海外或外地學員以台灣時間為同步視訊
  •  表單課表僅供參考 ,  每梯課程內容不重複 , 會根據學員的程度與表單需求調整
  • 防與考量若國內適逢疫情嚴峻時期會徵詢全體意願比照海外學員以視訊方式上課

  • 視訊學員四堂課中 , 須因應全體學習需求在螢幕至少一次露面
  • 本課提供研習時數證明

   

  • 收 費 :
  • 每月一次下午 5 hr  
  • 實體 或  線上視訊  ( 海外學員 / 外縣市學員 / 逢疫情嚴峻調度)
  • 滿四堂4000(含:場地租用教師鐘點材料費 )  
  • 單堂選課  每堂1200 
  • 請假可選擇  補實體課程 或 申請回放影片 3 週 
  • 上課地點: 台北 民生東路敦化北路交叉
  • 對象:家長、教師、對兒童教育 靈性成長有興趣的朋友
  • 教師簡介 : 

陳逸蓁

  • 德國漢保音樂戲劇學院戲劇治療碩士 /德國奧斯特貝格人智學體系戲劇治療碩士
  • 目前擔任早療機構特教老師、特教中心輔導教師、人智學藝術治療師訓&親子共學團體教師、台北藝術統合教育研究會戲劇教師
  • 愛樂思玩戲班團長兒童劇團經驗25,泰山文化基金會青少年生命教育巡演戲劇顧問

  • 對本課程若有疑問

歡迎來電:  0956 - 604 973   E-mail:pinwenl@gmail.com

活動地點資訊

地點:105台灣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 & 民生東路三段 (台北敦化北路民生東路)

檔案下載

more events詢問承辦人員
BeClass 線上報名系統

人智學啟迪下的靈性教育探索 每月一次親師交流 實體+視訊  (2025-12-27) (報名期限118.3天。)
※ 姓名
※ 有效常用之EMAIL
※ 行動電話
請留下FB (或Line ) 通訊帳號
※ 請問您是




※ 請問您的孩子 / 學生 就讀的學校 ? 年齡?
請問您對本課堂的期許?
※ 選課日期
選3堂以下者 請在′其它′ 註明選課日期





您是如何得知本活動訊息?
請簡單說說您對人智學的學理了解 (簡單相關的認識)
人機安全驗證

[查詢]、[編修]、 [X不可取消]
※來瞧瞧近日熱門的報名活動
近期熱門活動...
© 2025 - 關於BeClass |  隱私權保護暨服務及聲明條款 |  聯絡我們  |  手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