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荒雜草採集工作坊・開放報名🌿
#救荒雜草 #認識 #煮食
來場臺大農場安康分場小旅行
學習救荒雜草採集術
以備不食之需
|活動緣起|
今(2025)年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為慶祝「518國際博物館日」,展出二戰時期為救荒做準備的《台灣食用野草一覽圖》,是1945年由臺灣軍經理部的篠原德之助編寫、臺灣教育圖書出版株式會社發行的食用野草一覽圖(共19種),繪有食用野草樣貌並編號,下方註有日文名稱,產地、食用部位與調理方式、判定的食用等級(分為「優、良、可」三種等級)。
鑑於全球糧食危機,及最近討論熱烈的「救難包」的議題,講師芝宇決定在今年夏天,復刻80年前的《台灣食用野草一覽圖》,挑選21種常見可食雜草,並於繪製完成後環島巡迴推廣,向篠原德之助致敬之外,不改初心、持續創造雜草的價值,讓更多人認識雜草。也對於糧食的定義,開創一種新思維。
首發從台北出發,延續6月份的【來自土地的配方-煮一鍋雜草茶】工作坊,再度來到台大農場安康分場,讓我們一起用稍慢的腳步,跟著講師用食用野草的角度,一起探索在地豐富多樣的雜草相,學習救荒雜草的採集術。
|活動簡介|
對地球來說,「雜」是一種本然樣貌,天地萬物共生,各式各樣的生命相互依賴,複雜緊密而脆弱的關係,以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
長在身邊茂盛的雜草們,充滿生命力,慢慢認識發現,雜草不僅是青草茶原料甚至有許多可食野菜,身處大自然中,每塊土地的人文地貌、草相各有千秋。採集各地自由生長的雜草們,製茶或是料理成佳餚,味道總是令人驚喜,是來自土地的禮物。
食物與城市的關係,除了消費生產的農產品,在城市裡的野地採集,品嚐大地的滋味,自是集傳統新潮於一身的新路徑。8/19邀請您一起品嚐大地之味!
|講者介紹 |
林芝宇/雜草稍慢(被雜草拯救的當代採集藝術家。)
將青草茶植物、環境生態、藝術實驗揉成一團,以各種藝術展演形式、工作坊、出版、空間經營、社區計畫等,發起「當代採集」交織生物多樣性、百草文化和社會參與等多重面向。雜草是最親近人類生活的野生植物,尋味雜草與野共生,傳遞最貼身的土地訊息;從永續生活的一杯茶來照顧地球、身心與靈
|活動資訊|
・活動時間:2025/8/19 週二9:00-12:00
・活動地點:臺大農場安康分場 (新北市新店區莒光路7號)
・活動講師:林芝宇 (雜草稍慢 Weed Day)
・活動費用:500元/人,限量25人
・活動內容:認識雜草、採集、雜草料理示範
・注意事項:
❶報名完成會收到信件,內有匯款帳號。
❷請在3日內完成匯款,回填帳號後5碼,匯款完成才算報名成功。
❸活動前3-7天內將寄送行前通知。
#跟著節氣過生活 #立秋挑食
#救荒雜草 #雜草稍慢 #來自大地的料理
#人們到深山野地親近大自然
#大自然藉身邊雜草親近人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