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繼續教育訓練課程
臨床心理師在司法心理領域之實務經驗
一、主辦單位: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
二、合辦單位:無
三、辦理目的:
四、課程內容:
五、課程資訊:
2025年8月8日(五)19:00-21:00
2025年8月14日(四)19:00-21:00
2025年8月22日(五)19:00-21:00
2025年8月30日(六)10:00-12:00
六、議程表:
日期 | 時間 | 主題 | 主講 |
114.08.08 (五) | 19:00-21:00 | 「司法心理鑑定:跨專業合作所見」 | 彭湘鈞臨床心理師 |
大綱 | 分享過去以臨床心理師身分於司法領域與律師合作的經驗與其中觀察,討論司法心理相關工作的注意事項與工作方法,並延伸跨專業合作的反思。 | ||
114.08.14 (四) | 19:00-21:00 | 「與司法少年工作的挑戰與策略」 | 吉靜如少年調查保護官 |
大綱 | 說明少事法的程序與現今司法少年的特質與觸法議題,如何與司法少年工作,與少年調查保護官協同處理少年行為問題,案例於實務分享。 | ||
| |||
114.08.22 (五) | 19:00-21:00 | 「臨床心理師與司法精神鑑定:醫院與獨立接案之經驗分享」 | 李咏庭臨床心理師 |
大綱 | 分享臨床心理師在司法精神鑑定領域中的實務經驗,聚焦於醫院體系與獨立接案兩種工作模式的異同與挑戰。 | ||
| |||
114.08.30 (六) | 10:00-12:00 | 「法庭上的孩子:司法心理學中的兒童與青少年」 | 蘇怡安律師/博士 |
大綱 | 當兒童與青少年捲入司法程序時,他們在認知與社會發展、記憶表現、表達溝通及對權威的應對上,常與成人有所不同,進而影響其在法庭上的角色與任務。本演講將從司法、認知與發展心理學等觀點出發,探討未成年人的證詞可信度、受暗示性、司法訪談等相關議題,期望結合國際趨勢中的實證研究與實務案例,增進司法體系對兒少處境的理解,推動更符合其身心發展的司法實踐。 |
七、講師簡介
彭湘鈞/臨床心理師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心理組碩士
現職:平衡身心診所臨床心理師
吉靜如主任/少年調查保護官
學歷: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系
現職:基隆地方法院主任少年調查保護官
經歷:士林地院觀護人/士林地院主任調保官/新北性侵害評估委員
李咏庭/臨床心理師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心理組碩士
現職:伴旅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
經歷:台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臨床心理師/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臨床心理師
蘇怡安/律師/博士/助理教授
學歷:美國康乃爾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專長:司法心理學)
現職:名鐸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華盛頓大學助理教授
經歷:美國康乃爾大學心理學系講師/致策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
八、報名資訊
https://www.beclass.com/xxxxxxxxxxxx
開放全台臨心公會會員報名,以已繳納113北市臨心公會會費者優先。
九、備註
十、交通資訊
本課程採線上舉辦,無實體地點。請參與學員於報名後留意Email通知,課前將提供Google Meet連結與登入說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