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地點: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大樓物理治療學第一實習教室 (344)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17號3樓。
物理治療師除了協助運動員處理運動傷害、分析運動表現和體能訓練外,還需要能夠運用醫學影像進行治療定位和訓練回饋。這些技能可以提升運動員接受治療的動力和訓練的有效性。隨著科技的進步,超音波設備不再只是醫院檢查的大型儀器,正朝著輕量化、小型化、無線化的方向發展,可以輕鬆攜帶到運動場邊,讓物理治療師能夠更及時地監測運動員的訓練品質並進行即時回饋,從而提高訓練效率。本系列課程邀請了在超音波骨骼肌影像研究和應用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的台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王興國教授,講解超音波在肌肉骨骼系統中的原理和應用。本課程將運用便攜式超音波設備,講授下肢運動物理治療的超音波影像,介紹簡化的掃描技巧與和圖像說明,並將常見的膝與踝關節週圍軟組織病變之圖像,與正常解剖結構進行比較,以及跑跳運動中常見運動傷害部位的膝關節和踝關節超音波影像。例如;股四頭肌、四頭肌和髕骨肌腱、內側半月板與鵝足肌腱、外側踝關節前距腓韌帶、跟腓韌帶等。本課程目的在使學員能夠在講師和助教的指導下練習更熟練地使用超音波影像。讓物理治療師能夠對運動員提供更多元的照顧與服務。此外,本次上課目的也在於提供超音波影像學發現與患者症狀的相關性,並有助於物理治療師設計治療順序或是物理治療決策。
課程大綱
王興國 教授
學歷:美國東南諾瓦大學物理治療臨床博士
英國雪菲爾大學競技醫學暨運動科學研究所博、碩士
國立清華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碩士
中山醫學院復健醫學系物理治療組學士
現職: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 教授
臺大醫學院附設醫院復健科兼任物理治療師
經歷:台北振興醫院復健部 物理治療師
【招生名額】20人 (最低開課人數12人)。
【報名資格】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員、教練等運動防護專業與相關人員以及全國各大專院校相關科系師生。【報名網址】https://www.beclass.com/rid=3050054686c9c27b802f
【報名時間】即日起開放網路報名,額滿為止。(系統將於114年11月02日(日)23:30 關閉)
【報名費用】
報名費(TSPTA11408) (課程費用包含講義)
A. 本會有效會員,7,500元/人。
B. 早鳥優惠:7,500元/人。(優惠期限至114/10/17止)
C. 3人以上團報優惠:7,500元/人。
D. 非上列身分:8,500元/人。
【註1】以上優惠不得重複!
【註2】3 人以上團報,由其中1人代表匯款「課程總費用」,其餘好友仍需個別完成線上報名程序及填寫個人E-mail,惟匯款金額、銀行代碼及匯款帳號皆鍵入「000」即可!
【註3】3 人以上團報,線上報名時由團報代表人在
【團報同行好友】欄位中填入全部團報者姓名,其餘好友於該欄位填入團報代表人姓名。
繳費方式:本課程一律採網路報名,請先轉帳匯款後,才填寫線上報名表,並填轉帳匯款帳號後5碼。中華郵政(700) 帳號:0001253 0315990戶名:社團法人臺灣運動物理治療學會
課程退費須知:退費申請時間以提供完整退款銀行帳戶時間為準,退款申請書如附件一
(1) 報名期間內提出退費申請者:主辦單位退還當期開班約定繳納之費用總額90%。
(2) 報名截止日至上課前一日提出退費申請者:主辦單位退還當期開班約定繳納之費用總額70%。
(3) 上課當日提出退費申請或未出席者:不予退款。
【課程積分】物理治療師繼續教育積分 6.3學分 (申請中)
課程注意事項
研習地點不提供停車位,敬請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為了響應環保請學員自行準備環保水杯。
因應課程教學及練習需求請學員請攜帶短褲及無袖背心於練習課程中更換。
學員須完成全部課程之簽到與簽退,始得提供繼續在教育積分登錄。
為維護上課品質,上午第一堂課遲到15分鐘以上者,本會將不提供簽到,亦不提供繼續教育積分登錄。
學員如因故無法上課,請事先致電本會取消報名,以節約資源。
為落實減紙政策,本研習會不提供書面紙本研習證明,敬請見諒,研習證明將於研習會結束2周內以電子郵件附件個別傳送。
為維護學員權益,會場內謝絕一切旁聽(含嬰幼兒)。
如遇天災,例如,颱風、地震等或不可抗拒之因素取消(依照開課地點縣市政府公告為主),本會將另行通之擇期舉行。
本研習報名資料僅供本研習會相關作業使用,不做其他用途。
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若有相關異動將會公告於網站,恕不另行通知。
開課聯絡資訊
社團法人臺灣運動物理治療學會聯絡地址:台北市徐州路17號3樓332室聯絡電話:(02) 33668154 e-mail:tspta2014@gmail.com
十一、課程資訊超音波課程簡介
本次上課將介紹簡化的掃描技巧與和圖像說明,並將常見的膝與踝關節週圍軟組織病變之圖像,與正常解剖結構進行比較,以及討論在超音波檢查後的物理治療決策。本次上課目的在於提供超音波影像學發現與患者症狀的相關性,並有助於物理治療師設計治療順序或是物理治療決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