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度早期療育專業人員訓練課程
『兒童聽力損失:聽覺認知負荷的影響因子與因應之道』
一、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復健部 兒童發展評估及療育中心
二、 課程簡介:本次課程旨在介紹與探討兒童由於聽力損失而在認知層面承受較多負荷之情形。課程內容分為四大部分,包含上半場次的「引言與概覽」(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和「神經認知理論基礎」(Neurocognitive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以及下半場次的「聆聽費力度與認知工作負荷」(ListeningEffort and Cognitive Workload)和「臨床層面之意義與實務」(ClinicalImplications and Practices)。「引言與概覽」除了指出認知工作負荷之意涵,及其對於聽損孩子的重要性,也介紹實務上可用於觀察與衡量孩童外行為表現之工具。「神經認知理論基礎」則進入大腦結構與心理歷程的探討。首先是關於大腦的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藉由新近文獻引導學員認識聽力損失對於灰質與白質之分佈比例,以及腦區網絡連結強弱所帶來的變化。接著,探討的層面延伸至認知負荷量高度相關之關鍵能力,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與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並介紹已經本土化且有常模參照的量表工具。而承接前述的背景資訊,「聆聽費力度與認知工作負荷」將概述聆聽費力度(listening effort)之量測方式,尤其根據孩童自身的行為反應與腦電圖等研究資料,進一步呈現聽損孩童相較於聽常同儕之差異所在,以及背後可能的意涵與心理機轉(psychological mechanism)。最後的「臨床層面之意義與實務」,除了說明認知負荷增加之後的影響層面,也將介紹實務上的一些觀察,以及可操作的因應方法。
三、講師介紹:
羅明 研究員 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
四、研習對象/名額:早療相關專業人員/40名。
五、辦理時間:民國 114 年8月16日(星期六)08:30 ~ 12:10
六、地點:線上課程
七、課程內容與流程:
時 間 | 主 題 | 主講者 |
08:30-09:00 | 報到 |
|
09:00-10:30 | 「引言與概覽」 「神經認知理論基礎」 | 羅明 |
10:30-10:40 | 中場休息 |
|
10:40-12:10 | 「聆聽費力度與認知工作負荷」 「臨床層面之意義與實務」 | 羅明 |
學分認證:台灣復健醫學會、台灣兒童復健醫學會、社團法人臺灣物理治療學會、社團法人臺灣職能治療學會、台灣聽力語言學會(語言)、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繼續教育積分申請中。
九、報名日期與方式:
報名日期:7月14日九點開始報名至額滿為止,此為免費課程。
報名方式:網路beclass線上報名(不接受現場報名) https://www.beclass.com/rid=295004e68648ac155f9f
『報名成功後將寄信通知並附上視訊講座連結』
*請務必將加入會議之帳號名稱呈現報名時填寫的姓名,以便會議管理者辨識參與人員
*請報名時務必填上您的名字、身分證字號及正確郵件信箱,以便主辦單位課後將學員名單登入繼續教育積分系統
十、課程負責單位:台大兒童發展評估及療育中心 (02)23123456轉274256 黃小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