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材轉森~手作步道假期體驗
計畫目標:
手作步道是近年國際間興起的綠色運動,源自美國國家步道阿帕拉契山徑步道志工的經驗,其精神是先瞭解在地生態、先民文化及傳統工法智慧,順應步道所在地的氣候、地質、原生生態特性,找出與環境和諧共存的路線與工法,採人力方式,盡可能降低對環境的干擾最小,以及減少地球自然資源取用與鋪面硬體造成棲地切割效應的原則下修建步道,非常適合臺灣山區的人文與自然環境。溪頭自然教育園區因氣候變遷強降雨,造成步道土壤流失以及樹根的裸露,也讓遊客在步道行走不易。
為喚醒大家對環境永續概念,徵求號召遊客加入手護行列,以行動力的志工付諸行動力,共同修復步道,認識哪些工法適合及符合現地使用,也利用園區疏伐之木頭作為步道枕木框,以利土石不致於讓雨水的沖刷及人為的踩踏造成土壤快速流失,也讓樹木健康,行走在步道上的行人更安全。為讓付出行動力的人有機會更深入暸解氣候變遷中,樹木在環境中扮演著什麼樣的重要角色,它是如何吸收及固定二氧化碳;植物上板手作讓這些廢棄木材資源再利用,以延長二氧化碳回到大氣中,手作植物上板亦可美化居家環境,更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補(捐)助單位:國家環境研究院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
◆辦理時間:114年6月21-22日(六、日)、7月5-6日(六、日)、7月22-23(二、三)、8月2-3日(六、日)
◆辦理地點:臺大實驗林溪頭自然教育園區。
◆報名對象及人數:有意願投入行動力之義工,每梯次20人,手作需大量體力勞動,請自我衡量體能狀況參加 。
◆活動行程:請至檔案下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