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城市秘境山溝生態」踏查營實施計畫
依據:
(一) 教育部補助地方政府辦理環境教育輔導小組計畫作業要點。
(二) 依據本縣113年度境教育輔導團專業對話定期會議辦理。
目標:
(一) 石牌坑親水步道及其週邊社區復育場域有著豐富的生態,包含台灣葉鼻蝙蝠、黃綠澤蟹、鳳蝶、蜻蜓、台灣米蝦、樹蛙、人面蜘蛛等動物以及密毛魔芋及螢光蕈等植物生態,雖然地點位於彰化市,卻有著豐富的生態資源,本活動即在帶領親子認識這片環教場域並認識相關生態並深植生態保育觀念落實日常保育行動。
(二) 透過「SDG11永績城市與社區」及「SDG15陸域生態」教育實踐,傳達地方感的核心理念 結合讓保護、維護及促進領地生態系統的永續利用,讓城市中居住的我們,有責任與義務創造美好。
三、 指導單位:教育部
四、 主辦單位:彰化縣政府
五、 承辦單位:彰化縣石牌國民小學
六、 協辦單位:彰化石牌社區發展協會
七、 辦理時間:114年5月3日(星期六)及4日(星期日)
八、 參與對象:彰化國小3-6年級學生與家長(每位學生需有一位,也僅能一位家長陪同),每梯次40人,計二梯次合計80人次,每人限報名一梯次。若仍有名額,則開放鄰近縣市報名參加。
九、 實施地點:
彰化市石牌坑親水步道
集合地點:彰化市四面佛寺停車場
解散地點:彰化市四面佛寺停車場
十、 實施內容:
(一)課程表:詳如附件一
(二)實施方法:
1.山溝生態踏查:由講師帶領學員講解彰化市最大的生態山溝生態,讓學員瞭解山溝特有的動植物生態及其在環境上的重要性。
2.葉鼻蝙蝠生態觀察:由講師帶領學員利用隱藏式攝影機及實地觀察其棲地,瞭解葉鼻蝙蝠的生活習性及其與農民的共榮關係。
3.魔芋復育生態踏查:由講師帶領學員參觀魔芋復育基地,瞭解社區如何凝聚復育意識,並觀察魔芋生態與其應用。
4.東南亞文化體驗:以泰國四面佛寺為主軸,由講師帶領學員深入探訪東南亞多元文化。
(三)注意事項
1. 報名方式:請於114年4月18日上午9點起至114年4月27日下午5點止,額滿為止。
2. 本活動不接受現場報名。
3. 本活動全程步行,全程約需行走3公里(均為平地),請參酌個人體力審慎報名,並請注意水份補充。
4. 詳細活動內容請參閱課程表,請準時到場並遵守工作人員及講師之指示以維護活動安全。
5. 本活動備有中餐,請自備筷子、水壺,現場有飲水取得不易且不提供瓶裝水。
6. 本活動免收取費用,報名前請審慎考量行程,勿報名後不參加而浪費活動資源及影響他人權益。
如遇颱風本縣宣布停班或停課時,則該梯次取消辦理,不另再辦。
本活動如遇天候不佳時,主辦單位得變更活動行程與內容,不另通知。
家長需負責參加學生之接送,並準時到場接回學生,並請注意集合地點與解散地點不同。
本活動將依據中央防疫指引進行相關防疫作為,且該活動之取消、延期、人數限制等應變調整亦遵照該指引辦理,請參與人員配合。
11.本案聯絡人:石牌國小劉詠惠小姐,(04)7381672-103。
十一、 評量方式:
1.經由參與活動學生之心得回饋,蒐集本活動之成效並作為改進依據。
2.經由工作人員之現場觀察,分析活動成效。
獎勵與考核:經費來源:預期成果及效益:
直接影響80位親子共同參與組合,使其透過認識彰化縣在地環境特色與社區文化,達到「SDG11永績城市與社區」及「SDG15陸域生態」教育目標。
經由本活動之推展促使當地居民體會在地環境生態與人文的價值,進而培育保護在地環境的態度與意願。
經由動手操作與實地參觀,使學員山村文化與歷史,並瞭解如何結合在地產業在不傷害環境的要求下進行產業轉型。
其他:
本活動計畫補充說明事項,得隨時於報名網站中公告。
附件一:
彰化縣「城市秘境山溝生態」踏查營課程表
梯次別 | 第1梯次 | 第2梯次 |
日期 | 5/3(六) | 5/4(日) |
參加對象 | 國小3-6年級學生 (親子二人一組) | 國小3-6年級學生 (親子二人一組) |
活動內容視實際狀況彈性調整
時間 | 活動名稱 | 說明 |
08:00-08:10 | 學員報到及活動及場地安全說明 | 於四面佛寺停車場集合 |
08:10-10:10
| 1.東南亞文化體驗 2.葉鼻蝙蝠生態觀察 | 外聘講師1名,分組助教1名,計2名。 |
10:10-12:10 | 1.魔芋復育生態觀察 2.龍眼焙灶體驗 | 外聘講師1名,分組助教1名,計2名。 |
12:10-13:00 | 午餐 | 於四面佛寺會議室用餐 |
13:00-17:00 | 1.山溝生態踏查-石牌坑親水步道 2.生態保育觀念落實日常保育行動 3.銀行山農牧發展演化史及現況導覽解說--- 禾家牧場 | 外聘講師1名,分組助教1名,計2名。 |
17:00 | 賦歸 | 於四面佛寺停車場解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