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初之所以會開這個課,是因為我去上了幾位老師的身體課程。
然後發現有些老師會去扒拉同學們的身體結構,他的手會試著帶同學的皮膚、肌肉,試圖讓同學們做的動作更漂亮。
可是以一個結構調整師的標準來看,這樣扒拉的動作往往太過粗糙,會讓身體結構變得更歪;短期內看似有成效,長期來說卻犧牲了身體的空間。
🤔 可是在那些老師的場子上,我沒有想要去指正那些老師做的東西是錯的。
我想的是:這個老師也要過生活,我現在看到認為的錯,可能是他很多年前的對。
他或許一路走來都是被這樣教導的,那我可以怎麼做?
所以我後來就想說我要創一個課程。
這課程首先專注的就是:讓學生在經年累月的練習下,可以慢慢長出調整自身結構的能力。
課程的動作是參考瑜伽或武術中簡單又可以還原結構的動作。
在做瑜珈或練武術的時候,有些東西沒有注意到,身體結構就是會歪掉。
所以在過去的一年內,我一面的熟悉瑜珈及武術的動作,一面的去細細地拆解,
把我自己是怎麼樣做到自身結構還原的每一個細節,都拆成很小的片段讓學生練。
有的時候是練接上的感覺,有時候是練對皮膚自身形狀的掌握,有時候是練發勁的串聯等等。
而這些練習全部堆疊在一起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有一天可以成為自己結構的調整師。
這一年過去了,每個學生回去後努力的程度不同,還原的程度也不同。
有些很努力的,本身的職業是推拿師。
他所在的工作環境手法比較猛烈,會讓客人痛,他也累積了一些身體的暗傷。
我看他從一開始骨結粗大,到後來把自身結構還原了非常多,
他也感覺到下班之後不再痠痛。
也有學生本來習慣性腰痛,後來變成只要他腰不舒服,就做一遍我教的動作就舒服了,他覺得蠻開心的。
我自己也曾經有腰快閃到、躺在床上什麼姿勢都無法睡的狀態,
也透過這個自我還原動作把身體調整了回來。
所以我知道這是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
教學的進度我也有把控。
因為隨著教學進度的前進,當學生的程度不到,就沒有辦法把所有的動作串聯起來做。
貿然去做只會受傷,因為我自己就這樣受傷過。
很多動作有它的要求。
那些東西沒有做到,什麼叫做「骨頭接上」做什麼動作、骨架會還原,
這些東西如果不知道、掌握不到,就是不能往下做,因為一做就是傷。
我也曾經掙扎過,是不是要把這整套動作做給學生。
可是我後來想,因為我教的這些動作,它的還原效果,以我所選的這套動作來說,不是每個動作都行。
其他的動作我不知道,可是我知道我自己做的經驗是這樣。
最近我在網路上看了一些影片,一些關於身體訓練的影片。
每個老師訓練的目的不同,有他們的專業知識。
可是如果論對結構來說是否正確,在很多情況下,是會把結構拉歪的。
所以我也在思考,研發一些有肌力訓練、同時也具有身體結構還原效果的動作,
並在課堂上陸續試作,然後學生們在做的時候,我會一個個看他們的動作對不對,
確保學生們上完課後,結構會比來上課之前更為正確。
最基本的仍然是結構有沒有還原這件事情。
前陣子上課的時候,有一位學員他的手臂皮膚有一些狀況,整個手臂是脹的。
我就教他怎麼去感覺自己手臂整圈的皮膚;
先用手去觸碰張力大的地方、張力小的地方,辨識出手臂每一塊張力的大小,
再教他用身體去感覺,用體感去感覺。
在心中清楚描繪那個張力地圖、感受的清晰度地圖之後,
再做我帶的身體還原動作,把動作中間加入停頓,像玩 123 木頭人,
做一下停一下,在停頓時重新確認,移動時也感覺著,一次又一次。
他在一堂課當中,就讓原本漲緊不能動的手臂皮膚變得可以動起來,整個少了一整圈。
看到這個結果我滿開心的,也知道把體感的注意力帶進來之後,身體還原動作又進到了另外一個階段。
未來這一年的課程會繼續,帶學生們一起探索身體的結構是如何還原的。
如果你想學習如何把自己的身體結構還原、
如果你希望上完課課程之後確保身體的結構會往還原的方向走、
或是你希望學一些可以鍛鍊到身體的同時又可以讓身體結構還原的動作,
歡迎來報名我的課程。
💰 一堂課費用:800(現場付款)
🎟️ 報名資格:需報名兩堂試上課程才有資格報名一年課(已報名手法課的學生不在此限)
📅 試上時間:此報名表內之時間
📆 正式課程:2025年12月1日 至 2026年12月30日(2月整月休假)
🕒 上課時間固定如下:
每月 1–7 號與 15–21 號期間
禮拜三上午 10:00-12:00
禮拜四晚上 19:15–21:15
禮拜五下午 13:30–15:30
禮拜日上午 10:00–12:00
💳 一年費用:12000
👥 每班 4 人滿班,可換班一次;若未到不補課。
📍 兩人以上即可開班。
📈 若一班人數未滿四人,開放學員免費複訊。



近期熱門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