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辦緣起及主旨:
於公元12世紀由中國陝西人士王重陽在入道悟道後所創立的全真道,倡導體道證真、平等同體、三教(宗教)一家,並以其精嚴深刻的教理教制、出世刻苦感人的真功真行,在金、元以後,逐漸發展成為中國的第一大道派。此後,其教勢、教義雖屢有興衰變革,至今仍傳襲不替,影響相當深遠廣大。
全真道教義教法在台灣的傳播、奠基,最初主要是經由類似先天、金堂這樣一些頗受全真影響的齋教等民間教派。於清咸豐(1851-1861)初年來台、駐居台南三官廟的龍門派20代法裔袁明高,則是歷史文獻所確載的台地第一位全真道士;唯其具體傳承情形,則相當有限且不顯豁。及至戰後,國府百萬軍民播遷抵台,為全真道及其教法在台的廣泛傳播,開啟第一波浪潮。諸如陳敦甫、金風山人、王延年等內丹行者,皆開宗立派、創建宮廟道場,傳衍至今。如同善社、一貫道等民間教派,對全真教法教義的推廣,亦頗有助益。解嚴之前,則另有張銘佳這樣的道人,應邀來台傳播港地至寶道脈獨特的全真齋醮科儀傳統,豐富台灣全真道的內涵。同樣的法脈傳承,在解嚴後至今,又有陳明宗(1998)、彭瀚樺(2015)二位道長來台開壇衍教。解嚴前後,兩岸恢復交流,也為全真道的來台傳播,開啟第二波重要浪潮。相對前者,此期的全真法脈,除為數眾多外,在教法上,則是以齋醮科儀為主要內涵。此外,出家、立觀、住觀修行等台灣傳統火居道士所少見的情形,也逐漸出現。在可預見的未來,全真道必然會發展成台灣傳統的正一、靈寶派外,相當重要及頗具影響的新興道派。因此,其在台地的具體傳播及發展演變情形,自然很值得我人密切觀察及了解。
有鑑於此,本系所主辦的「臺灣道教」系列學術研討會,延續「道教齋醮儀式與臺灣社會文化」(2013年第一屆)、「道士、道壇與臺灣地方社會」(2015年第二屆)、「台灣的丹道與全真道」(2017年第三屆)、「台灣道教與民間教派的交涉」(2018年第四屆)、「內丹西派的源流與發展」(2019年第五屆)、「臺灣的呂祖信仰(2022年第六屆)等六屆的重要專題探討後,再次著手規劃、舉辦本次的主題會議。期望藉由本次會議的舉辦,較為完整、深入的整理、了解全真道在台灣的傳承、發展、特色,以及與不同教派、信仰、在地社會的互動情形等等。期盼各界不吝予以支持和參與!
二、主辦單位:
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全真道文化交流中心
三、贊助及協辦單位:
三重玄聖殿、大安濟公道場、台北市丹道文化研究會、新店二龍山長春觀、新店銀河洞純陽宮
四、研討會可探討的子題
1、全真道各法脈支派於戰前、戰後、解嚴後在臺灣的流傳發展演變情形、與地方社會、宗教的關係及與中國全真道的異同比較。
2、臺灣的先天、金堂、龍華等齋教、天帝教、同善社、一貫道、慈惠堂、理教、鸞堂等民間教派與全真道關係的分析探討。
3、臺灣的呂洞賓、瑤池金母、會靈運動、民間宮廟等信仰與全真道的關係探討
4、臺灣全真道龍門、華山、伍柳等法脈的內丹傳承及發展演變情形。
5、臺灣全真道齋醮科儀與正一、靈寶、禪和等其他道派的競合及異同比較探討。
6、其他與本主題相關之子題。
五、舉辦時間:
2024年5月4日(六)8:30~18:00
六、舉辦地點:
真理大學音樂廳(活動中心1F)(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32號)
因4/3地震,臨時更新活動場地,敬請見諒。
七、發表人及論文主題:
1、毛帝勝(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復旦大學歷史學系中國史流動站研究員)
全真教授籙文本與當代實踐之研究:以修水戴氏文本與台灣全真相關授籙儀式為例
2、何宿玄(台中洞玄道院院長、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
鹿邑太清宮全真法脈在台灣傳承研究
3、林哲緯(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
當代全真坤道的宗教生活:以明德道院為例
4、彭桂亮(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學士生)
台灣全真道教發展藍圖:以張銘佳道長《道教全真仙觀籌建計劃書》為例
5、蔣馥蓁(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 /研究學者)
台灣當代全真道士的實踐處境:以四川龍門傳承在台灣北部的幾個道壇為觀察
6、蕭進銘(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金母、金丹、全真與一靈真性:以先天道為核心的探討
7、羅圓鉦(新店長春觀、銀河洞住持)
母娘信仰對全真道在台傳播的影響
研討會另外安排──
1、全真科儀展演(三芝台灣全真大道觀經團,約30分)
2、「台灣全真道的源流、發展、現況及未來」座談會(邀請台灣全真道觀住持參與)
八、報名參與人數:
九、研討會費用:
當日免費供應茶水、點心及午餐(只提供素食便當),不收取報名費用。
若欲購買會議論文集者,酌收200元工本費,請先於報名系統勾選,並於論壇當日繳交。
十、諮詢人員及聯繫方式:
諮詢人員:系助理簡小姐
TEL:02-26212121-2201、2202
E-Mail:aureligion@gmail.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