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客觀上大家每天都擁有24小時,但有人覺得不夠用,有人覺得好漫長?
與學習成就最相關的因素之一是智能水準,但為何成績有人總是較突出?
國外從1990年代開始即有教育心理學家針對不同受教育階段的孩童、青少年、大學生施行各種類型研究
一再證明以下事實:
「時間管理可以提昇就學學生的自尊心」
「時間管理可以讓人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明顯可以提高學習效能及改善成就表現」
本場活動我們因應高中生更成熟的自控能力,設計更有強度的時間管理、學習策略外,也呼應108課綱生涯探索的目標,本於職業策略規畫的眼光,為青少年設計職涯初探的方式。
對象:高中生。建議自行參與,家長無須陪同
時間:4/13(六) 13:30-16:30
收費:高中生本人,每人次300元。
進行流程:高中生場次,學習策略會用更濃縮的技術,主要是配合青少年心智發展稍成熟這點,我們會更多利用SMART goal的目標設定法 + WBS拆分學習 + 甘特圖的精神來為生活大事做計畫之餘,也使用最廣泛使用的職業興趣工具Holland Code來對自己的職涯有初步的探索。
相關討論會繼續更新在FB討論區:時間管理、學習策略、職涯探索(高中生) | Facebook
講員介紹:吳俊漢醫師
經歷:
中華民國精神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
美國職業策略規畫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