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生物多樣性科普講座
◎目的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正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全球暖化,極端天氣、外來種入侵、自然棲地劣化、病毒疫情頻繁……,使我們的生活受到嚴峻的衝擊,頼以維生的生態系搖搖欲墜,與生物多樣性之間的因果關係值得我們深思反省。因此維持、增進或恢復所有生態系的完整性、連通性和韌性是全體人類長期奮鬥的目標,期望到2050年時大幅增加自然生態系統的面積,並且停止已知瀕危物種因人類導致滅絕的數量增加至健康和有韌性的水準,確保具備適應未來的潛力。 保護和促進生物多樣性是達成永續發展的關鍵要素,2024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5月22日)主題“Be part of the plan”,「生物多樣性,你我共參與」。邀您認識生活中的自然、生態,一起關心我們生活的土地,成為改變的力量! 日 期:113年7月20日(星期六) 地 點: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跨領域科技大樓 1樓演講廳 指導單位: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協辦單位:中央研究院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招募對象:一般民眾 80位。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113年7月13日(六) 止 ◎報名辦法:一律採網路報名 填寫下方表格 |
2024年生物多樣性科普講座
日 期:113年7月 20 日 (六)
地 點: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跨領域大樓 1樓演講廳
指導單位: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協辦單位: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時間 | 主題 | 演講者 | 主持人 |
8:30-9:00 | 報到 | ||
9:00-9:10 | 開幕致詞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鄭明修理事長 | |
9:10-10:00 | 我國生物多樣性策略藍圖 |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石芝菁簡任技正 |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鍾國芳研究員 |
10:00~10:20 | 休息 | ||
10:20-11:10 | 面對人類世的島嶼珊瑚礁治理:台灣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設施綠島站 |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陳昭倫研究員 |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鄭明修研究員 |
11:10-12:00 | AI如何解開台灣秋海棠多樣性的起源之謎 |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鍾國芳研究員 | 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 邱郁文副教授 |
12:00-13:30 | 午餐及休息 | ||
13:30-14:20 | 角落生物:白蟻之謎 |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 李後鋒特聘教授 |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 楊正澤教授 |
14:20-15:10 | 從觀察到指標:臺灣公民科學十年 |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林大利副研究員 | 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劉奇璋副教授 |
15:10-15:30 | 休息 | ||
15:30-16:20 | 自然棲地種電是綠能的正確解方? |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鄭明修研究員 | 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 孟培傑主任 |
16:20~16:40 | 綜合座談 |
◎注意事項
1 研習時數:本講座提供公務人員研習時數及環境教育研習時數之申請。
2 響應一次用產品減量,請自備環保杯、環保餐具等。
3 會場空間及員額有限,若報名後如無法出席,至報名網站取消報名或提前告知。
4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跨領域研究大樓,請由管理員大門進入(研究院路二段70巷10弄),
建議導航位置 https://maps.app.goo.gl/Y6i1H7c5gBjmWbDt7
5 報名參加即同意授權主辦單位使用活動期間所拍攝之照片與影片,運用於主辦單位之著作與對外文宣中(含社群媒體、網站、電子DM、紙本宣傳品等)。
6 聯絡資訊: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電話:02-2787-2289 信箱:swanint@seed.net.tw
* 提醒您 請珍惜並請確認當日可出席再報名,若報名後無法出席也請盡早將名額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