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民以食為天,進食也是維持生存的要件。吞嚥動作是高度協調的生理過程,食物、液體和唾液通過口腔、咽喉和食道到達胃的過程當中,許多疾病受傷退化等原因都會影響,如各類內外科疾病,神經肌肉疾患,腦中風,甚至老年肌少症患者都常遇到這類問題。
咀嚼吞嚥障礙和治療是一門大學問,由吞嚥障礙造成的吸入性肺炎感染一次就可導致嚴重後果,許多民眾與非相關專科的醫療人員,對吞嚥困難的評估和處理所知甚為有限,想要學習相關知識相當辛苦,除了專業名詞術語、疾病生理學等較多較難,相關參考書籍與課程也多為英文閱讀不易,致使遭遇到此類問題一律先以鼻胃管處理,之後就長期帶著成為慢性疾病困難照顧的四管之一(鼻胃管、尿管、引流管、氣切管)影響疾病恢復過程,且讓病患本身與照護家屬與醫療人員都承受莫名壓力。本課程彙總許醫師20餘年行醫與授課經驗,以實用臨床診治角度出發,重新審視吞嚥障礙疾患的成因,探討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本課程將教授:
1.吞嚥的解剖生理學:
包括口腔和咽喉的解剖構造、基礎骨學、神經控制等。咀嚼與食團形成、口腔運送、咽喉運送等相關肌肉喉反射、吞嚥分期(口腔、咽喉和食道)以及各期的特色重點。
2.吞嚥篩查與評估:
評估吞咽困難綜合考慮患者病史、症狀,及生理和功能性因素。通常包括口腔檢查、吞咽過程的觀察、儀器檢查(如吞嚥造影檢查、FEES、高分辨率測壓計等)、影像學檢查的吞鋇劑,常用的功能性測試。這些評估有助於確定吞咽困難的原因和嚴重程度。
3.吞嚥困難的診斷:
從綜合患者相關的基本疾病,如神經肌肉系統、結構應力性問題或其他醫學條件所引起。經由判讀儀器檢查、臨床理學檢查等綜合評估結果,來鑑別診斷各項可能,制定個性化治療計畫。醫師會考慮不同的診斷工具,如內視鏡、CT或MRI,以更準確地識別問題根本原因。
4.吞嚥困難的治療:
吞嚥困難治療方法因個體差異而異。包括食團調整、代償姿勢、管灌食品的準備與灌食技巧、復健運動、藥物療法,營養諮詢,手術介入等目標是改善吞嚥功能,減輕症狀,維持患者的健康狀況,提高生活品質。
處理吞嚥困難時成功關鍵是多學科合作,包括醫師、語言治療師和營養師等專業人員,以制定最佳治療計畫。此外,瞭解吞咽的生理學,有效評估方法,準確的診斷和個體化的治療計畫都可幫助患者逐步克服吞嚥困難。
【上課時間與地點】
2024 年 03 月 03 日(星期日)08:30~17:00 中山醫學大學正心樓0211教室
2024 年 03 月 24 日(星期日)08:30~17:00 國立臺灣大學教室
【課程時間表】
08:20~08:50 | 上午簽到 | |
08:50~10:30 | 緒論、吞嚥的解剖生理學與運動學 | 許宏志 |
10:30~10:40 | 休息 | |
10:40~12:20 | 常用吞嚥困難的檢查、檢驗與評估 | 許宏志 |
12:20~13:00 | 中午 | |
13:00~13:20 | 上午簽退+下午簽到 | |
13:20~15:00 | 臨床導向案例分析與診治 | 許宏志 |
15:00~15:10 | 休息 | |
15:10~16:50 | 吞嚥困難的治療 示範講師:雷小玲博士 | 許宏志 |
16:50~ | 下午簽退 |
【每堂學分申請】若無符合之職業類別,請來電洽詢!
職業類別 | 課程積分 |
護理師(士) | 專業課程8點申請中 |
專科護理師 | 專業課程8點申請中 |
職能治療師(生) | 專業課程8點申請中 |
物理治療師(生) | 專業課程8點申請中 |
語言治療師 | 專業課程8點申請中 |
社會工作師 | 專業知能8點申請中 |
長照人員 | 積分申請中 |
註: 1. 若無報名職類選項,請於一個月前告知學會以利評估申請。 2. 承上,若不需積分可用『不需積分人員』身份參加。 3. 各類別積分登錄日期不同,趕換照者可先來電詢問登錄時間。 4. 不同天的課程積分皆可累計。(例:參加兩場即為8*2=16學分) 5. 本課程皆為全天課程,無法選擇時段參加。 |
【報名費用】
本會會員會員每堂課800元,六人以上集體報名每人每堂課800元,非會員或現場每堂課1200元
請匯款至國泰世華銀行鳳山分行(013)帳號026-03-100379-1
(戶名:臺灣醫事繼續教育學會施富強)
* 報名後請於一周內繳費完成,以利保留名額。
*集體報名者請"個別匯款",並提供匯款帳號後五碼
*本會會員定義為臺灣醫事繼續教育學會會員,歡迎向本會提出申請。
目前入會終身免入會費、常年會費 http://www.tmed.com.tw
【報名注意事項】(本課程不提供午餐)
1.一律線上報名,不接受其他報名方式,請先繳費再網路報名,報名時請填入匯款帳號後五碼。
2.課程錄取名單將於開課前3日公告於本會網站,請自行上網查看。http://www.tmed.com.tw
3.請密切注意報名電子信箱資訊,本會將以信箱發布上課通知、錄取結果、場地變更...等重要資訊,信箱若有錯誤請盡速上網更正或和本會聯絡。
4.參與本課程人員須完整簽到與簽退,無完整簽到與簽退者,恕無法取得相關積分和受訓資格,敬請見諒。
5.為響應節能減碳政策,請自行攜帶環保杯。
6.完成上課報名繳費後,因個人因素無法出席,可申請退費或保留。
7.退費申請需於該課程上課前來電確認,課程結束後將不予退費或保留。
8.因個人因素申請退費時,本會每堂半日課程將酌收 50 元退費手續費及銀行手續費,全日課程將酌收 100 元退費手續費及銀行手續費,款項將由學員的退費中直接扣除。
9.課程開課後將自動登錄積分,如需補發單據 (諸如收據、研習證明) 者每堂將酌收工本費 100 元,並須提供完整寄送地址。
10.身心障礙民眾若需無障礙服務或哺乳室需求者,請在開課前7日前來電告知本會,本會將盡力協助您的需求。
11.若非因個人因素而退款 (如颱風、停班等),課程費用將全額退費,如有衍生手續費將由本會自行吸收。
12.若上課當天因天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致縣市政府停班停課時,課程將延期舉辦;其中當天報名費用將可選擇保留或退款。
13.課程中講師有任何商業或銷售行為與本學會無關,若有發現此行為者請通知本會工作人員。
14.其他未竟事項或任何問題請來電詢問0905-232889我們有專人為您服務。
15.為遵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示,實際開課日期會視疫情有所調整,開課資訊將於官網隨時更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