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環境守護季知識分享
Part II 飛羽擇棲,生態講座
「飛羽」出於漢·班固<西都賦>中的「毛群內闐,飛羽上覆。」形容鳥在天上飛,數多繁多,羽翼相連遮蔽了天空。「擇棲」的典故則來自《左傳》的「良禽擇木而棲」,意思是鳥選擇良好的大樹安居,衍伸為人才只為賢良的君主效力。
從這些充滿神話色彩的典故可以知道,人類生活上與鳥互動的歷史,已經非常久遠。然而,鳥類棲地卻在城市工業化後,遭到破壞,經濟生活擴張把人跟其他生物放到了對立面,直到,一小群人開始省思⋯⋯
而今保護環境成為企業責任中,社會共融項目下以「生物多樣性」之名被提起,位於SDGs目標15的框架中。《國家鳥類報告》反映的鳥類狀態,就是整體環境健康的縮影,也牽動著人類的福祉。
我們許多人生活、工作都在新竹,卻很少知道就在半小時車程外,有著東亞澳鳥遷徙的重要據點,那裡本是許多鳥類的家、過境台灣時補給的驛站,卻如今卻面臨「滅門血案」的危機!
環境守護季知識分享第二場,我們邀請到一位生態專家。
分享新竹金城湖和它的「鳥事」。
他拿起麥克風,在這天下午,他不是歌手萬芳,也不唱〈新不了情〉,他是新竹在地的鳥類達人——陳萬方。陳萬方曾任新竹野鳥學會理事長,曾任職多家半導體公司,是鳥會現任常務理事、擁有20年生態志工的經歷。
在講座後,我們也宣布同仁參與新竹鳥會年度活動「水鳥季」的辦法,歡迎來聽演講,也一起報名賞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