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臺中市鄉土文化學會
秋季班 走讀
八仙山林鐵、大甲溪電廠及白冷圳前世今生文史走讀
導覽 陳佑民 老師
課程說明:
一. 時間:112/10/29 (星期日)
二. 地點: 石岡、東勢、和平
三. 團費: 會員850元,會友950元,費用含車資、保險、導覽老師費用及中餐(便當)。
四. 開放會友報名參加,限40名,額滿為止
五. 課程費用以匯款方式繳納,
匯款帳戶: 社團法人臺中市鄉土文化學會
匯款銀行: 彰化銀行009 水湳分銀4035
帳 號: 4035 01 0064 3000
六. 聯 絡 人:
張世郁 0986-937262﹔彭淑淨 0933-976881﹔
邱建忠 0937-765752﹔蔡登鋒 0928-731463
日期 | 授課老師及走讀景點 |
112年 10月29日 (週日) | 八仙山林鐵、大甲溪電廠及白冷圳前世今生文史走讀 導覽: 陳佑民老師 本次導覽特別請臺中市中橫交通觀光促進會創會理事長陳佑民老師,以其過去對於大甲溪沿線發展特別有研究的體驗與會員、會友分享,從人文、景觀及生態認識近在咫尺的大甲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7:00 07: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7:30~08:20 08:20~09:00 09:40~10:00 友攀登谷關七雄「白毛山」的最佳出入口;翻新後的吊橋不僅堅固,且橋 頭白鹿意象裝置增添景緻,群山環繞且橫跨大甲溪之上,更顯「臺中最長 美橋」之名。) 10:10~11:00 馬鞍壩生態園區,為臺中和平區的大甲溪發電廠的轉型,結合森林水資源、電力科技與自然生態,不僅是中部水力發電的核心,還是蘊藏豐富魚類、鳥類、蝶類、獼猴、野豬及植物等生態廊道,兼具能源教育與生態觀察的功能。 11:00~12:00 白冷圳工程於1927年(昭和2年),進行工程設計,1928年(昭和3年)12月開工,施工時間3年6個月,於1932年(昭和7年)5月完工,9月完成通水試驗。全線圳路設於山腰峻坡處,經白鹿、白毛台、福興、龍安至幹線終點圓堀,總長16.6公里,灌溉總面積達788.24公頃,為新社台地主要灌溉及民生用水水源的大規模水利工程。除明渠外,主要構造物有隧道22座、渡槽14座及3座倒虹吸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0~13:00 午餐 (便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00~14:20 罣礙居微型展館內外有五個層次內容:室內的台灣公共建設(工業文明和農業文明),室外的和平區人文發展(農業文明)、台電球隊文化和中橫建設回顧(生活文明)、家族記憶(感恩及家族文學獎)等五個層次的內容。 大甲溪電力發展的歷史沿革、旁邊點綴有日治時期留下珍貴的機械規劃圖,一旁的螢幕顯示器即時連線顯示電廠各分廠發電資訊,過去與現代交錯展示。 14:20~15:10 天輪社區的發展,可以追溯至日治時期八仙山林業的發展,最早此聚落並不是稱為天輪,而是「白冷」,關於白冷名稱的由來有兩說,一說為日治時期,此地為泰雅族原住民的居住地「白冷社」,另外一說則為當天氣候非常寒冷,連白天也是,因而有「白冷」之說。 1952年時,蔣介石總統來到此地視察完工之發電廠,親自賜名為「天輪發電總廠」,再加上白冷圳以及八仙山林業之設置及持續開發,遂將此地設為「天輪村」,演變為今日的「天輪里」,不過地名則是沿用「白冷」,因此在地圖上,還是見得到白冷這個名稱。 15:30~17:00 第二號倒虹吸工跨越抽藤坑溪,鋼管長346.9公尺,直徑1.2公尺,高低落差81公尺,為遠東地區最長虹吸式導水管,享譽全球。 17:00~18:00 |
1. 外出走讀請留意防曬、穿著輕便衣物並攜帶雨具。
2. 上車及人潮聚集處請戴口罩。
3. 因應突發狀況本學會有修改行程權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