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不是為了「比較好」;
[父母的四堂課_3]
[時間]7/20 /四 早上9-11點
[地點]三峽來發咖啡峽(國光街73號)
(每場限額15名)
7/20(四):做為內心的見證者?或自我指責的人?
緊張的時候呼吸會急促;平靜的時候呼吸則緩慢平穩,身體會告訴我們的,比我們知道的更多,包括人的情緒、與人的關係、還有愛。
給父母的四堂課:
跟自己會面 成為心靈自由的父母
親子關係緊張或撞牆時,親子關係走向冷淡、看似漠不關心彼此時,我們在痛苦的泥沼中悟到重要一課:所有關係問題的解答,都來自自己。
這是什麼意思呢?許多人苦無方法從自己身上找解方,壓抑、爆炸、無奈、反覆,陷入自責循環的開始。首先,我們需要體認到,親子課題其實是上天幫我們開啟的一扇窗,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從內在升起的關於「我是誰」的覺知、身心一體相互影響的覺察、深刻體驗內在俱足的喜悅,將帶我們用全新視角經驗自己的成長和親子關係中生命交會的豐饒。
這四堂課,不談教養,而是透過日常簡單可行的方法,帶我們重回內在、認識自己,自然通往屬於每個人輕鬆教養的路:從意識到自身的三層面(心理、生理、行為)是一個系統結構開始,每個人都有機會教會自己下一步可以怎麼做。
【課程表】
7/6 (四):「我」是工具也是阻力,如何化解矛盾?
我的想法念頭都是自由的嗎?面對事情,習慣用哪幾個「我」做反應?「我」如何產生混亂與束縛?
7/13(四):聆聽經驗、聆聽身體
聆聽,是頭腦的高度專注嗎?無聲的內在聲音,我們如何聆聽?穿越表層語言和思維,真正的聆聽來自當下正在經驗的、放鬆的心智。
7/20(四):做為內心的見證者?或自我指責的人?
人的改變如何發生?改變思考,能為我們的衝突與困擾找到答案嗎?如何跳脫不斷尋覓與失望的循環,由內而外綻放全新生命樣貌?
7/27(四):人生不是無數場不變的戲碼
日常如快速旋轉的陀螺,我們是否曾有一兩次的瞥見,「我」其實遠大於心裡把戲所構築的生活牢籠?這一兩眼的瞥見,能帶我們穿透表象,窺見人的自由與可能性?
【誰合適來聽】
1. 父母
2. 曾想過要轉化自己的所有大人
小提醒:這系列的工作坊是給父母的,不是親子場哦。希望父母有機會在既專注又放鬆的狀況下進行。家裡如果有小孩必須親身照顧,可以開始找信任的朋友或家人協商、暫時協助哦。之後,我們會研擬親子合適共同參與的工作坊,內容也會因應調整。這次四堂是專為大人設計的。
【講師介紹】
廖妍楨|陳怡君 |江平
30、40、50老中青三位講師,從教養經驗整合身心靈,平常會一起聊聊育兒教養上的體會,喜歡討論彼此的生命經驗和各自在尋找自己的歷程中有什麼新發現,其中一個發現是,很多父母即便學了不少育兒方法,到了育兒現場,除了方法的運用,父母從小到大已形成的信念與習慣,它們和方法之間形成的衝突性無時無刻都在發生。也因此,相較於教與學的關係,三位講師更喜歡在工作坊的現場與各位「在一起」整理我們的內在世界,並從這裡找到可以協助自己的獨特方式。
江平|在體制外小學任教十年有餘,之後轉任幼兒共學團領隊。目前將重心放在推動父母自我養成、轉化生命的自我培力工作坊。同時是國際認證的瑜珈老師,不定時為青少年及兒童開設短期瑜珈生活課程。喜歡文學、戲劇、音樂。
陳怡君|多年文字工作者,任職幼兒共學團領隊期間,與許多家庭一起重新思索自己的生命故事、親子關係與社會樣貌,持續透過書寫讓生命開展、生活同時也被書寫豐富著。
廖妍楨|兩個小孩的媽媽,踏入育兒領域有八年以上,從前覺得育兒哪是什麼能夠說出來的經歷。孩子三歲時加入親子共學成為共學家庭,再度開啟父母的學習路,在與孩子的共學路上一起探討如何走得深長不費力。
【報名資訊】
時間|7/6、7/13、7/20、7/27,每週四上午9:00-11:00 (因場地有限,每場限額15人)
地點|來發咖啡峽 (新北市三峽區國光街73號)
費用|單堂課550元/人,費用可抵店內指定「飲料+點心」一份
本系列為相關連續課程,鼓勵上完整四堂,特別優惠價2,000元
【繳費方式】
1. 匯款轉帳:第一銀行(007) 帳戶:12968015199 戶名:陳怡君
2. 現場繳費:請先加Line好友訊息告知
聯絡人|陳怡君:0916841052 / Line ID : ginnchen03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