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魯加卡斯部落收穫節文化傳承-我是獵人體驗營
一、主旨:每一年的炎熱夏天就是部落收穫節的來臨,本部落是排灣族固有的傳統文化歷史,每到這個節期,不論老壯青少都放下手邊工作回到族裡部落,展現鼓勵族人傳承傳統技藝、歌舞、習俗等,凝聚部落向心力,增進族人居民情感,並教育下一代發揚原住民傳統特殊文化,期使代代相傳。本會之獵人學校已經有5年的時間了,其特色是讓所有的孩子體驗大自然的美,讓大自然去訓練及教導每一個孩子,並應材施教,帶著孩子們爬樹、爬山、射箭及冒險,獵人在打獵之前應該是先學會用獵人的方式過生活,把獵人的精神和態度帶到自己的環境中,在未來孩子們進入到都市社會中,如果沒辦法跟身邊的人產生情感,再怎麼孤獨,還是能懂得跟自己相處,懂得坐在某棵樹底下吹風,安靜的感受自己。並透過學生體驗營,培養學生對於排灣族文化的興趣與認知,促進多元文化的尊重與包容,並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價值觀,培養他們的國際視野和全球公民意識。同時,學生體驗營也可促進學生的自我成長與發展,培養他們的領導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藉由這樣的體驗,學生能夠更深入地體會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並培養跨文化的敏感性和尊重,以建立更和諧與包容的社會。
二、活動時間:暫定112年8月8-10日,共計三個太陽二個月亮。
三、活動地點:南興文健站及小米學堂(台東縣金峰鄉壢坵村42號)。
四、參加人員:南迴部落學生(以本部落學生優先,上限40位)。
五、督導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臺東縣政府、臺東縣大武鄉公所、陳立法委員瑩服務處。
六、主辦單位:中華基督教得勝教會全人關懷發展協會。
七、協辦單位:魯加卡斯及壢坵青年團。
八、活動目的:
1、排灣族文化工作坊:邀請排灣族的藝術家、手工藝人或文化專家來進行工作坊,教授學生傳統的排灣族編織、木雕或彩繪等技藝。學生可以親身體驗和學習這些傳統工藝,並了解其背後的文化意義。
2、原住民音樂舞蹈體驗:安排一場排灣族音樂舞蹈表演,讓學生欣賞並參與其中。學生可以學習一些基本的排灣族舞步,並與表演者一同演練,感受音樂與舞蹈的節奏和激情。
3、部落參訪:安排學生參訪排灣族的部落,與當地的居民互動交流。學生可以聆聽部落長老或族人分享他們的文化、歷史和生活方式,並參與部落的傳統活動和祭祀儀式。
4、傳統飲食體驗:讓學生品嚐排灣族的傳統飲食,例如山豬肉料理、竹筒飯、排灣香腸等。學生可以了解食物的來源和製作過程,並體驗傳統飲食對於排灣族文化的重要性。
5、自然探索活動:組織學生進行排灣族傳統的自然探索活動,例如山區徒步、野外導覽或環境保護志願活動。這些活動可以讓學生親近自然環境,體驗排灣族與土地之間的緊密聯繫。
6、傳統知識分享:邀請排灣族的長老或知識保持者來和學生分享傳統知識和智慧。他們可以講述關於土地、自然、神話故事、傳統價值觀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排灣族的文化和世界觀。
7、環境保護教育:進行環境保護教育活動,教導學生關於排灣族傳統對於環境的尊重和保護。這可以包括清潔活動、植樹造林、生態解說等,讓學生體驗到環境保育的重要性,並學習如何保護和尊重大自然。
8、智慧之旅:組織學生進行排灣族智慧之旅,探索古老的傳統村落、神聖的地點和自然景觀。學生可以了解這些地方的歷史、文化和傳說,並體驗神聖的氛圍和靈性。
9、語言學習:安排學生學習排灣族的語言,了解其語音、詞彙和語法結構。可以邀請排灣族的語言專家或老師來進行語言教學,讓學生有機會學習和使用這種獨特的語言。
10、文化交流活動:舉辦學生與排灣族學生的文化交流活動,讓他們互相分享和展示各自的文化、傳統技藝、音樂舞蹈等。這種跨文化交流可以促進理解、尊重和友誼的建立。
九、辦理方式:
項目 | 時間 | 活動 | 負責 | 備考 |
1 | 8/8 0800-0830 | 場地預備 | 青年團 | 南興文健站 |
2 | 0830-0900 | 報到 | 青年團 | 南興文健站 |
3 | 0900-1200(3H) | 獵人基本生活技能 (主食製作、砍柴生火) | 部落耆老 | 南興文健站 |
4 | 1200-1400 | 中餐共餐原住民歌謠及團體舞 | 青年團 | 南興文健站 |
5 | 1400-1700(3H) | 徒步部落(誰是打獵王) | 部落耆老 | 南興文健站 |
6 | 1700-1900 | 晚餐休息 | 青年團 | 南興文健站 |
7 | 1900-2100(2H) | 薪火相傳1 (品格教育及發展屬於自己的故事夢想) | 部落耆老 | 南興文健站 |
8 | 8/9 0630-0700 | 獵人睜開眼睛(起床) | 青年團 | 南興文健站 |
9 | 0700-0800 | 早起的獵人有的吃(早餐) | 青年團 | 南興文健站 |
10 | 0800-1200 | 小米學校參訪 | 部落耆老 | 歷坵部落 |
11 | 1200-1400 | 中餐休息 | 青年團 | 歷坵部落 |
12 | 1300-1700(4H) | 原住民族傳統運動競賽訓練 | 部落耆老 | 歷坵部落 |
13 | 1700-1900 | 晚餐休息 | 青年團 | 歷坵部落 |
14 | 1900-2100(2H) | 薪火相傳2 (品格教育及發展屬於自己的故事夢想) | 部落耆老 | 南興文健站 |
15 | 8/10 0630-0700 | 獵人睜開眼睛(起床) | 青年團 | 南興文健站 |
16 | 0700-0800 | 早起的獵人有的吃(早餐) | 青年團 | 南興文健站 |
17 | 0800-1200(4H) | 學習猴子的習性(攀樹) | 攀樹協會 | 歷坵部落 |
18 | 1200-1300 | 中餐休息 | 青年團 | 歷坵部落 |
19 | 1300-1700(4H) | 體驗部落成年禮 | 部落耆老 | 歷坵部落 |
20 | 1700- | 明年見 |
|
|
十一、預期效益:
1、認識與尊重:學生了解並尊重排灣族傳統文化,促進文化多樣性的尊重與包容。
2、跨文化交流:學生與排灣族學生互動,建立跨文化友誼,培養跨文化交流與合作能力。
3、自我成長:學生在面對挑戰時發展領導力、團隊合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環境保育:透過環境保護教育,學生增強對環境保育的認識和意識。
5、國際視野:學生擴展國際視野,培養全球公民意識和跨文化敏感性。
6、發揚排灣原住民族的優良文化及原住民族傳統精神,讓世世代代傳承不惜。
7、從排灣原住民族的民俗文化及傳統競技運動學習開始,更能體驗認識祖先的韌性及對生命力的尊崇。
十二、本計畫如有未盡事宜,得經由主辦單位適時修訂報所核定後實施。
十三、聯絡人:何豪09861400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