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屋】 公民講談會
漫步於新竹,在往昔的四座城門內,我們稱之為「舊城區」。紅磚、木作與鐵窗的交織之下,佇立於舊城區中的老靈魂,宛如「隔壁」鄰居一般親切。而老靈魂的故事是藏不住的,等待著新、舊屋主、進駐團隊或是文資團隊等,說出一段段關於我們「隔壁老屋」的故事。今年春天,就讓我們一起品嘗老屋的光影與氣味。
-
講題|探索竹塹文化資產的未來力
講者|藍盾永續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林秀叡講師
辦理時間|112年4月11日(星期二)晚上7:00-9:00
活動地點|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教學大樓2103教室(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活動簡介|文化資產不只是歷史瑰寶,也是地方記憶與詮釋的競技場,更可以是當代多元生活的展演平台。本次講座將簡介文化資產自提報/申請、調查研究、規劃設計至再利用各階段的制度,並邀請聽眾共同發想新竹文化資產的未來。
-
講題|跨越時空的平衡—新竹市老屋風貌再現的困境與立基
講者|新竹市老屋輔導團隊/李奕樵講師
辦理時間|112年4月12日(星期三)晚上7:00-9:00
活動地點|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教學大樓2103教室(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活動簡介|新竹舊城區的老屋吸引了許多新創團隊進駐,但老屋在修繕、維護、保存與再生的過程中,舉凡如何在木造階梯以及石灰泥牆面等老建築物特性上,與現代修繕取得平衡,就有著許多考驗功夫的小「眉角」。
本次講座邀請到新竹市老屋輔導團隊李奕樵老師,透過李老師在新竹實際輔導的案例,分享老建築物活化的經驗,也透過修繕的過程,維護街區的記憶。
-
講題|Let's GO!舊城路上觀察家們
講者|竹松社區大學/陳肇萱講師、吳映青講師
辦理時間|112年4月14日(星期五)晚上7:00-9:30
活動地點|新竹市舊城區
集合地點|大同108再生基地(新竹市東區大同路108號,或者文史書房2樓)
活動簡介|在習以為常的舊城街道上,隱含著豐富的文史、人文、產業與藝術文化,如果將舊城區視為博物館,透過路上觀察學的不同視角,發展出各種看待城市的觀點。本次活動,將簡介「路上觀察學」的由來,介紹建築物與都市的觀察法,最後將帶大家走上街,實際觀察夜晚的竹塹迎曦門。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一起走上街吧!
※小叮嚀:本活動除介紹「路上觀察學」外,將實際走上街觀察舊城區至東門城,敬請斟酌自身體力後報名。
-
講題|手繪明信片—舊城街角館
講者|竹松社區大學/陳柔瑩講師
辦理時間|112年4月15日(星期六)早上10:00-12:00
活動地點|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教學大樓2202教室(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活動簡介|老屋的味道這次讓我們藉由指尖去感受。「舊城街角館」是竹松社區大學走入舊城區的起點,前身是銀樓與老屋的背景,也讓街角館承載著時代與產業發展的意涵。本次活動,我們將以街角館的建築作為範本,邀請大家一起手會街景建築。
※備註:
1.無繪畫基礎可以參加喔!
2.請自備藍色或黑色原子筆。
-
講題|慢靈魂與老屋時光—老屋經營與藝術
講者|泊藝空間/阿傑講師
辦理時間|112年4月15日(星期六)下午2:00-4:00
活動地點|泊藝空間(新竹市東區東南街167巷32號)
活動簡介|「泊藝空間」位在新竹後站的巷弄老屋中,是一個結合音樂、講座、展演活動、工作坊及咖啡廳的複合式空間。經營者阿傑進駐之後,兩層樓的老屋與藝術開始產生了連結,店內的電影海報、各式明信片與收藏,呈現出獨特的面貌。本次講座,邀請到店主阿傑分享老屋再生之後的挑戰,經營中的發想以及如何與藝術做結合等,這個週末午後,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老屋創生的故事。
-
【備註】
1.本講談為免費講座,不限社區大學教師、學員參與,歡迎一般市民大眾報名。
2.活動開始前將以mail寄發講座通知,請確認所留的mail是否能接收到訊息。
3.如有疑問,歡迎電洽03-5715131#76135。
指導單位|教育部、新竹市政府、國立清華大學 辦理單位|竹松社區大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