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文化講堂~社團法人台灣台語文化協會
新年頭舊年尾-台灣傳統年節的文化圖像-演講
一、活動緣起
語言的背後是文化,失去一个語言,背後的文化嘛會綴咧消失去。咱的語言、咱的文化,需要咱家己來守護。本協會以推廣台語的語言佮文化為宗旨,借重演講、讀冊會、研習來予咱的語言行入社會、行入家庭,實現語言生活化。
二、講題簡介
新年頭舊年尾-台灣傳統年節的文化圖像
歲時節慶在傳統漢人社會中,是傳統漢文化中相當獨特的一部份,可說是累積了先民千百年來的生活智慧而傳承下來的文化精華,也是生活與文化密切結合的民俗文化。台灣民間的歲時節慶,主要是以閩、粵一帶所流傳的習俗為主,其後又因應本地的自然、人文條件而「在地化」。因此除了作為早期農業社會生活核心的二十四節氣之外,更融入了敬天地、神明的信仰,使得台灣的歲時節慶不只是單純的民間節俗,而是與台灣在地的風土、信仰文化息息相關的文化現象,這些文化現象也構成了豐富的節慶文化圖像。以舊(陰)曆年過年為主的年節活動,是傳統歲時節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新年頭、舊年尾」,以陰曆元旦為主的各項年節活動,除了是傳統漢人社會中「過節」的重要年中行事之外,也表現出傳統素樸的宇宙觀。
三、講師簡介
‧謝宗榮老師(1960~)
‧出生於南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
‧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助理、私立大葉大學兼任講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傳統工藝系、輔仁大學進修部宗教系兼任講師。
‧現職:耕研居宗教民俗研究室主持人,新北市、桃園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從事臺灣漢人民俗藝術、民間信仰、道教文化研究多年。
‧著有《神像與信仰》(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2003)、《臺灣傳統宗教文化》(晨星出版2003)、《臺灣傳統宗教藝術》(晨星出版2003)、《臺灣的信仰文化與裝飾藝術》(博揚文化2003)、《臺灣的王爺廟》(遠足文化2005)、《臺灣的廟會文化與信仰變遷》(博揚文化2005)、《土城祀義塚・擺接慶中元—土城大墓公沿革與2012中元祭典》(新北市政府2013)、《臺灣的道教文化與祭典儀式》(博揚文化2014)、《臺灣的民俗信仰與文化資產》(博揚文化2015)、《圖解台灣傳統宗教文化》(晨星出版2018)、《圖解台灣廟會文化事典》(2020)等書。
四、時間、地點
1.時間:12/10(禮拜六) 9:30~11:30
2.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9樓多功能教室(臺北市建國南路二段125號)
五、報名煞,若袂當參加,請佇活動前一工取消報名,避免占人名額抑是影響後回報名資格。勞力!
六、交通資訊
捷運:
(1)淡水信義線-大安森林公園站
(2)文湖線-科技大樓站
臺北市公車:
(1)龍門國中站:
18、52、72、207、211、235、237、278、278(區)、284、295、298、298(區)、568、662、663、680、688、紅57、復興幹線、和平幹線
(2)大安國宅站:
298、298(區)、紅57
(3)信義建國路口站
0東、20、22、88、88區、204、226、758、信義幹線
社團法人台灣台語文化協會
理事長 黃耀庭誠心邀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