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國慶大會,總統以「給世界一個更好的台灣−堅韌之島.韌性國家」為題發表演說,
談疫情、天災防備及社福的支持系統,更從外交國防及經濟發展,期許凝聚民心士氣,打造一個更好的台灣。
在天災人禍不斷的時代,要思考如何打破既定的局面,就應先自身強大,
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下,要先確保自身安全得以延續,拒絕不真實的資訊來源,加強自己對全民國防的意識,善用地域發展優勢,同時也對未知的挑戰未雨綢繆。
而當我們具備這些應有的知識、技能跟態度時,才能建立起堅固有韌性的後盾。
在這塊土地上每一個人的知能強化,都是讓我們的國家一天一天往更好、更進步的方向邁進,
如何成為「韌性公民」,您準備好了嗎?
辦理日期|11月14日(一)至111年11月20日(日)(共計七場次)
實體地點|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綜合教學大樓 N101教室
教室位置有異動,更改為行政大樓1305教室、教學大樓2202教室、
推廣教育大樓 講堂乙(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線上地點|以Google Meet辦理
指導單位|教育部、新竹市政府、國立清華大學
辦理單位|新竹市竹松社區大學
主講人:潘昌志(「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總編輯、《地震100問》作者)
辦理時間:11月14日(一) 10:00-12:00
實體辦理: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N101教室 教室位置有異動,更改為1305教室
地震若發生了,你認為要往上跑?往下逃?還是原地不動最安全?
根據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指出,今年台灣有8個超過六級以上的大地震,
除了飄出以往的規模次數,今年也是僅次於921大地震、1951年地震,是有史以來地震次數排行第三多的一年。
在地震如此頻繁活躍的當下,有時地震小至讓人無感,大至整個天搖地晃、屋毀橋斷,
仍無從得知地震何時來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備好對地震的基本認識,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如何自保與自救。
這次公參周很難得邀請到《地震100問》作者潘昌志老師,將從民生與家居議題的角度,
帶大家重新理解地震、學習「控制」安全、破除因為不了解所產生的迷思與恐懼!
(歡迎帶著你對地震、居家防災等各種疑問,來到現場與講者交流分享)
從國際戰爭談台灣安全
主講人:廖天威 軍事專家
辦理時間:11月15日(二) 14:00-16:00
線上空間:https://meet.google.com/fnm-oqwa-nzs
會議代碼:fnm-oqwa-nzs
無情戰火此起彼落的在全球各處發生,前一天還歌舞昇平的烏克蘭,怎麼會料到隔日卻煙硝遍佈,
時至今日烏俄戰爭陷入膠著,牽動著國際局勢動盪不安,
兩岸議題久而未決,長期處於戰爭威脅下的台灣又該如何安然自處?該迎戰、避戰還是拒戰?決定權在誰呢?
身處亂世之中,就無法置身事外,備戰的準備是什麼呢?
讓我們一起同軍事專家來聊聊,從國際戰爭談台灣安全,積極強化全民國防意識,才能未雨綢繆臨危不亂。
資訊戰下之媒體識讀能力養成
主講人:朱祥中 臺灣印度研究協會研究員
辦理時間:11月16日(三) 19:00-21:00
線上空間:https://meet.google.com/fnm-oqwa-nzs
會議代碼:fnm-oqwa-nzs
瑞典哥德堡大學2021年發布VARIETIES OF DEMOCRACY報告,
研究顯示,台灣是接受境外假訊息侵擾最頻繁的國家,已經連續9年蟬聯冠軍。
假訊息就如同一種疾病,偏偏動動手指就能快速傳播,並且產生危害,小至人體健康大到影響國安。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下,身為閱聽人的我們,更要提升思辨能力,謹慎訊息的傳播使用。
本次邀請臺灣印度研究協會朱祥中研究員分享「資訊戰下之媒體識讀能力養成」探究媒體識讀的能力,
阻止手機裡海量資訊的謠言傳播。
從環境承載力思考竹科未來發展─以水資源為例
主講人:許博任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
辦理時間:11月17日(四) 10:00-12:00
線上空間:https://meet.google.com/fnm-oqwa-nzs
會議代碼:fnm-oqwa-nzs
科學園區在新竹發展已達40餘年,造就新竹成為全台平均年薪所得最高之地,
將近650公頃的科學園區對新竹產業發展可謂重中之重,然這前後也引發了關於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課題,
特別在用水問題上,除了引起在地居民的關注,也有諸多問題留在民眾心中尚未解決。
打破18禁:修憲複決與青年權利
主講人:張育萌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
辦理時間:11月17日(四) 19:00-21:00
實體辦理: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N101教室 教室位置有異動,更改為2202教室
18歲的時候,您正在做什麼?
和同學們吃著冰棒走過教室、在烈陽下揮棒擊出全壘打、還是在沙灘上奔馳,享受最後的高中生涯?
可是在台灣18歲的青少年正面臨成年但卻沒有成年公民權的窘境,
18歲的青少年擁有納稅、服役等義務卻無法享有簽訂契約,而年輕人到外縣市大學求學,
無法自行開戶與購車,因此造成非常多年輕人的困擾。
本次講座特別邀請到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
分享關於台灣年輕人為何想要追求18歲可以行使公民權的議題。
張育萌理事長長期關注此議題,並且不斷為此發聲,
這次我們將透過張育萌理事長的口述,了解18歲公民權的重要性。
後疫、免疫、靠防疫─漫談系統性防疫與長新冠之預防調理
主講人:謝其修 安珠精準健康中心 執行長暨主任醫師
辦理時間:11月18日(五) 14:00-16:00
實體辦理: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N101教室 教室位置有異動,更改為1305教室
您或身邊的親友確診了嗎?確診後真的完全康復了嗎?您知道自己有長新冠嗎?
新冠疫情至今已超過2年,台灣每日仍超過上萬人次感染。
染疫不等同於感冒,長新冠比例不斷上升,其對於工作及生活造成的影響不容小覷!
長新冠增多將會是疫情後最大的挑戰。
後疫時代,國人該如何有效預防?確診後如何快速康復?避免長新冠困擾的重要關鍵為何?
何謂系統性防疫由專家謝其修中醫師為您精闢解析,分享經驗。
什麼是108課綱?為什麼要素養教學?
從聯考、基測、指考,到目前的會考、學測、分科。這一切是換湯不換藥的教育包裝術?
或是,對孩子更好的教育演化進行式?
素養解憂雜惑墊為你來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