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ging    LOADING.....
歡迎來到BeClass線上報名系統 !
免費、快速、簡單,輕鬆製作線上報名系統!
站內搜尋 承辦人員登入  · 註冊
最新活動 · 熱門活動 · 地圖搜尋 · 報名表範例 · 系統問題 · 功能說明

【疫下如何?】竹松社區大學秋季公民講談會

活動說明


⁡五月上旬三級警戒倏忽即至,習以為常的一切開始歪斜,眨眼間學校離我們遠去,所有公共空間都被賦予恐懼,人與人的社交開始裂解,世界脅迫我們調整生活節奏以日常因應「#疫常」;於焉過往能夠把問題外部化的種種,都開始回到家庭浮現。 ⁡


疫情初期,有部分獸醫師跳出提醒,因飼主停留家中時間變長,吸貓吸狗頻率自然也就增加,這連帶的開始讓寵物失去獨處空間,無時無刻皆要回應親密的需索無度。疫情下動物日漸焦慮,以過渡舔毛因應,貓狗已然如此,更何況是人。「上班上學」某方面而言,都隱喻著離開彼此去往他處,藉由保留空間、容納嫌隙,讓缺點眼不見為淨,但防疫指引將生活節奏按下暫停使人駐足於家庭,無論是「停課不停學習」的學員、居家辦公的家屬,在這異常中都需要重新分配家庭空間、網路流量、休閒娛樂、家事規劃等。在這同時也因為學員居家時間拉長,平日外包給學校、社會的照顧責任(用餐、管教、陪伴、社交互動),亦會需要由家庭全權接手承擔。


隨著相處時間拉長,品質好的陪伴或許擁有情感增溫的感動,差一點的就是進入關係拉鋸戰的瑟瑟發抖,如同中央公告三級警戒延長至暑假,社群媒體上便開始出現的荒謬貼文:「沒國家疫苗可以打,只好打國家幼苗。」 ⁡


當互動逐漸變得濃稠,所有常見小紛爭,隨時都會點燃關係大爆炸,而每日下午兩點幾例又幾例的資訊更新,也使得情緒繃緊如弦,到如今好不容易看見解封可能性,雖然讓人鬆了一口氣,但若將這一陣子的負面感受囫圇吞棗嚥下去,那麼它或許就會成為未來的另外一種淚流滿面


因而竹松秋季公參週想邀請各位暫緩腳步、微觀自身,

由內而外去理解自己、伴侶、小孩的狀態,各位「疫下如何」呢?


辦理日期|11月8日-11月12日(共計五場次)

辦理時間|19:00-21:00

辦理形式|除彈心劇團場次實體,其餘皆以Google meet辦理

線上空間|https://meet.google.com/qxx-mvgi-yex

會議代碼|qxx-mvgi-yex


指導單位|教育部、新竹市政府、國立清華大學

辦理單位|新竹市竹松社區大學



當我們「繭居」在一起?

主講人:廖瞇/《滌這個不正常的人》作者

辦理時間:11月8日(一) 1900-2100

線上空間|https://meet.google.com/qxx-mvgi-yex

會議代碼|qxx-mvgi-yex


「繭居」一詞源於日本社會現象描述,泛指人把自我封閉、拒絕溝通,不接觸社會、不上學、不上班,選擇向內獨處與生活。疫情猖獗的五、六月間,整個社會不約而同一起「繭居」了。在三十餘坪的空間裡我們面面相覷,於焉過往能以迴避、閃躲、支吾其詞的相愛相恨,都失去轉圜餘地。


不想與人相處的人需要被陪伴嗎?明知道一定會吵架為什麼還要對話?當家人在親密關係中選擇自我封閉,拒絕你如同拒絕整個世界,又該如何是好?家醜、家愁難以外揚,我該尋求幫助嗎?


廖瞇以繭居十幾年的弟弟「滌」為書寫載體,細緻筆描敲開家庭的過程,她說這本書適合擁有這樣困擾的讀者:「無法與家人對話的人,無法與立場不同的人對話的人,不想對話的人,害怕對話的人,不諒解父母的人、不諒解自己的人、家裡有可能像滌這樣的人,以及認為寫作要寫成某種樣子的人


——這場線上講座,或許也是。



喂別再親密關係中傲嬌了,讓「惜惜」成為一種方法吧!

主講人:盧駿逸/光合人文教育工作室創辦人
辦理時間:11月9日(二) 1900-2100

線上空間|https://meet.google.com/qxx-mvgi-yex

會議代碼|qxx-mvgi-yex


生命一路走來難免遭遇踟躕,每每磕磕碰碰都會留下大大小小的「未竟之業」,那些還沒癒合的傷口、太快一笑置之的羞辱、來不及一吐怨歎的憤恨、從沒說出口的道歉,日夜反覆糾結,最終都不免會在下一段親密關係中化膿迸裂。


當我們歪歪斜斜的長成了現在這個模樣,湊巧有個人愛著你,而你好巧不巧也愛著他(實在是太好了),那麼我們都會希望在關係中被好好對待。而「好好對待」作為一種外放期許,是沒有道理可言的,或是說要先能夠被「好好對待」,才有可能在關係撐開講道理的空間(是有多想要講道理啦!)。


本場次講座邀請到到體制外教育工作者盧駿逸,他善於從親密關係的扞格中去著眼,細細梳理每個不順眼背後的萬千糾結;讓我們一同來從生活中練習,使「惜惜」能先行於情緒及道理之前



我們以前的經驗已經不敷使用啦:當代青少年所遭遇的社交困境

主講人:巫珮如/國立新竹高級商業職業學校輔導老師
辦理時間:11月10日(三)1900-2100

⁡ ⁡


銀河便車指南》作者亞當斯,提出「科技三定律」,用以描述人類面對新科技、酷東西時的態度:

一、任何在我出生時就有的科技,都是這個世界的秩序。

二、任何在我15-35歲之間出現的科技,都是會改變世界的革命。

三、任何在我35歲之後的才出現的科技,都是違反自然規律。


二十年前的生活很樸實,網路藕斷絲連、電腦還在吃磁片、手機只能玩玩貪吃蛇,更遑論交友平台、通訊軟體都被化約成聊天室。那時候的社交互動很單純,一言不合就起口角,撕破臉大抵也就只是一輩子不碰面,但如今世界向前滾動一日千里,人際關係被編織的太過稠密,讓每位小孩在真實社交之外,還要忙於應付繁雜的線上互動,而疫情猖獗導致的遠距不得不,又加重了虛擬於生命中的不可或缺。


當代青少年的社交情境、面對工具的多元選擇,已非是家屬所身處的話當年,若然如此,那麼在經驗肯認上必然會出現同理斷裂,彼此就容易在關係中擦槍走火,以剛性規範限制陌生且不瞭解的那些種種,於是上下兩代間漸行漸遠,興許就形同陌路了。


該場次分享,將以第一線輔導教師的「青少年陪伴」作切入,讓高中現場的困境回過頭來建構出新世界的意料之外,期能以此讓家屬體認到今非昔比,從而在「理解」上雙方都能夠更進一步



男人的一半是男孩:天公伯啊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採家庭角色座談會形式辦理)

主持人:洪瑞安、王志文

父親角色:胡布林(女兒是寶貝的那種)

伴侶角色:曾大樹(常常放飛自我的那種)

兒子角色:董育昌(不小心就會叛逆的那種)

辦理時間:11月11日(四) 1900-2100

⁡ ⁡


妳知道男人是大一點的孩子/永遠都管不了自己/張著眼睛來說謊/也心慌的哭泣/面對著不言不語的臉孔/誰也不知道男人是怎麼了」——〈關於男人〉/陳昇


父親、伴侶、兒子,這三種社會性角色,每個男人至少都會陷在一種情境裡苦苦掙扎、無言以對,傳統期許指導男人要剛強、堅毅、咬牙切齒和血吞,以至於讓男性常常陷入某種悲劇英雄般的自溺情緒。陳昇的歌詞將男人寫得傳神,「誰也不知道男人是怎麼了。」


沒錯,就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


這種古怪的行為剖析,如果要反應在講座邀約上,要嘛會太過學術(從男女左右腦思維的差異性談起),要嘛就會太過批判(從父權既得利益者的冥頑不靈開始接露),因而該場次設計,團隊聚焦於男人的三種渾渾噩噩:對子嗣懷有期許的父親、生活中若有若無的伴侶、想要掙脫原生家庭的兒子,讓各自的生命課題能夠成為外界對於男人們的錨點,從而在隱隱約約中去貼近,「天公伯啊,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從內心小劇場到家庭小劇

(採一人一故事形式演出)

演出團隊:彈心劇團
辦理時間:11月12日(五) 1900-2100
實體辦理|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N101 教室
     11/08更新: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教學大樓三樓2305教室
(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家庭的親密關係中,我們常常在熱吵冷戰裡身陷情緒拉扯,以「我」為主體去索要各種惜惜,但往往在那種高張力情境,因為雙方都太過憤慨及氣噗噗,以至於難以設身處地去同理對方困境。


本次演出邀請「彈心劇團」採一人一故事劇場形式,將各種家庭紛爭拆解演出,透過事件再現讓人能抽離怨歎,以第三者視角去重新理解每個跨過不去的坎,當然那也不必然就能使當事人立即獲得解脫,誠如前面系列講座所呈現的,所有的課題都仍然還是要回到自身去處理,或委以專業協作回應。


一同來聊聊你我的內心小劇場吧!


活動官網

more events
252
BeClass 線上報名系統

【疫下如何?】竹松社區大學秋季公民講談會(報名截止)

※ 姓名:
※ Email:
※ 行動電話:
參與身份別::




參與場次:
以下皆為免費講座,請審慎考慮後再報名參加,敬請把握!
(總量 200)
(總量 200)
(總量 200)
(總量 200)
(總量 50)
對於「男人們」的提問:
關於「男人的一半是男孩:天公伯啊他們到底在想什麼?」場次,您是否有對於男人到底在想什麼的困惑?

※目前報名數:252[查詢]、[編修]、[取消]
※同一承辦人員其他活動報名表
報名截止
若有其它問題請洽活動承辦人員
近期熱門活動...
© 2025 - 關於BeClass |  隱私權保護暨服務及聲明條款 |  聯絡我們  |  手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