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材料: 如圖。
探究材料包:玻璃彈珠*1 (質量約4.8 g)鐵球*2 (每個質量約5.5 g)氣球*3環保杯*1竹筷子*1象棋子*1吸管*1培養皿(底+蓋)*1綠色黏土*1油性黏土*1橡皮筋*2
############
學員自備:塑膠直尺*1空 寶特瓶 (容量約600cc的) *2膠帶剪刀 (可便於剪開寶特瓶的)兩疊書本(可疊高約20公分,當支撐架)手機(舊手機亦可,會用到前視訊鏡頭)USB行動電源(驅動USB電扇,亦可用電腦USB作為電源)
2021數位探究實作科學營(進階)-探究實驗與AI應用(遠距教學實作)
一、活動簡介:
數位程式是現今科學與工程應用上非常重要的輔助工具。本課程將帶領學員使用Arduino程式、LabVIEW程式以及Teachable Machine(AI影像辨識),結合程式撰寫及科學實作,透過電子軟硬體讀取科學訊號、探究感測器原理,並做有趣的控制及AI應用。啟發及引導學員對科技的興趣,強化學員在科技應用方面的素養與能力。歡迎有興趣的師生報名參加。
<<課程特色>>
1. 學習結合 Arduino程式、LabVIEW程式、Teachable Machine(AI影像辨識)
2. 學習利用電子零件、感測器及生活中容易取得的材料,建構科學實驗系統。
3. 學習探究科學現象,挑選經典IYPT實驗做科學探究及 AI數位應用。
<<參加條件>>
歡迎曾有撰寫指令程式(例如Arduino, C,Python等等)的師生報名。
若您不曾寫過程式或未曾接觸過Arduino,活動前我們將提供您Arduino入門課程影片做預習。
二、活動時間:2021年08月24-25日(週二、週三),09:00–16:00。
三、活動方式:先寄發材料包,活動採遠距線上即時教學實作。(全程線上錄影,活動後公開供學習參考)
連線網址: 見行前email通知
四、講師:東華大學物理學系曾賢德教授 / 陸軍官校物理學系洪偉清教授。
五、招收對象及名額:國高中學生(國二以上)及各級教師,限額40人。
六、報名日期:即日起至8月12日,額滿為止。
七、報名方式:本網頁填寫報名,需正確完整填寫報名資料。超過限額時以報名順序錄取。報名截止後於本網頁公告錄取名單(隱蔽全名),並email 寄發錄取通知。
八、報名費用:免費 (本課程由科技部科普活動計畫補助。活動結束後需填寫回饋單)。
九、材料寄送:約於活動前一週郵寄包裹。活動前兩天email 寄發行前通知。
十、學習證書頒發:需全程參與線上課程且有完成作品(上傳作品簡介影片及簡報)者,得由探究與實作學會認證獲頒學習證書。
十一、競賽獎狀:需報名參加線上成果發表競賽,表現績優者得獲頒探究與實作學會獎狀,以資鼓勵。
十二、更多活動訊息請見自造實驗基地計畫網址 https://sites.google.com/view/lab-maker
十三、軟體安裝:活動前將寄發行前通知,說明 Arduino IDE程式、LabVIEW程式的安裝方式,以及課程雲端資料夾連結。
十四、課程內容 (課程進度內容可能依現場狀況微調):
第一天上午
0845-0855線上報到
1. 0900-0930安裝及使用Arduino IDE軟體
2. 0930-1000Arduino程式語法簡介與示範
3. 1000-1030讀電壓到電腦 (類比/數位轉換與數據傳輸)
休息10分鐘
4. 1040-1110紅外線偵測器特性探究
5. 1110-1130LabVIEW介面操作 (示範)
6. 1130-1200探究實驗(實作體驗): 測量鼓面的震動與頻率
IYPT 2022 Problem #11 Balls on an Elastic Band
第一天下午
1245-1255線上報到
7. 1300-1330蜂鳴器與音樂
8. 1330-1400探究實驗(實作): 鼓面的共振實驗
9. 1400-1430 光敏電阻、光控開關與自動控制
休息10分鐘
10. 1440-1540 Teachable Machine (AI影像辨識)
11.1540-1600影片及簡報内容示範說明
Q&A
第二天上午
0845-0855線上報到
12. 0900-0930控制伺服馬達
13. 0930-1040探究實驗與AI應用(示範與實作體驗): 三面的骰子
IYPT 2022 Problem #7 Three-Sided Dice
休息10分鐘
14. 1050-1120熱敏電阻、溫度量測與溫控開關
15. 1120-1200探究實驗(演示實作): 雙金屬震盪器
IYPT 2022 Problem #5 Bimetallic Oscillator
第二天下午
1245-1255線上報到
16. 1300-1340全國物辯介紹與簡報内容示範說明
17. 1400-1500創作作品上傳(錄製解說影片或簡報上傳)
18. 1500-1600線上成果發表
作品發表時需在線上回答評審提問
僅錄取前12件上傳作品參加線上評選競賽,每人3分鍾報告,2分鐘評審提問。
活動後進行回饋討論/填寫問卷
參賽作品規範:
需利用材料包内的感應器、零件,自行設計組裝及程式改寫。可結合家中容易取得的材料。報告類型可為創新發明、AI應用、探究實驗。
作品類型一創新發明:結合程式與電子零件,進行各類如燈光、聲音或馬達的自動控制,繳交演示影片。
作品類型二 AI應用:結合程式、電子零件與AI影像辨識,進行各種應用,繳交演示影片。
作品類型三探究實驗:利用感應器與程式,截取數據進行問題探究,繳交成果簡報或說明影片。可由鼓面的共振實驗、三面的骰子、金屬震盪器的探究等3個實驗,擇一題目進行探究報告。
活動重要宣告:
本課程活動由科技部科普活動計畫補助,全程免費。為推廣普及科學之目的,本次活動將線上錄影(學員可不開攝影鏡頭)並公開分享,作為未來學員複習或大眾學習的參考教材。第二天下午預計讓學員應用所學創作發明,並製作簡介影片(1-3分鐘)作成果發表。影片需上傳雲端硬碟,並同意影片可公開使用,作為大家相互學習的參考以及日後計畫成果報告使用。學員的報名資料僅作為本次活動(通訊、寄送材料、製作證書)使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