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班】
報名資格:我們要找的對象,是對本議題想一起深入研究、樂於助人的夥伴,加入將擔任課程的共同推動者。希望是每堂課皆可以參與,請假不超過報名後課程數量的1/4。
費用內容:免費,可參與全部的內容及參與活動後研討。
參與時間:15:30-17:30。
報名方式:全課程報名1次。
【體驗者班】
報名資格:我們要找的對象,是對長照政策有興趣或具影響關聯的成人、年滿60歲者、祖孫同行,尤歡迎行動不便者加入。
費用內容:免費,參與內容為各主題的體驗操作。
參與時間:16:30-17:30。
報名方式:各課程需單獨報名。
「食農列車1.0」版:農夫+木工,我們讓兩者彼此理解,從紙模型轉化為實體。
「食農列車2.0」版:農夫+木工+職能治療師,我們透過專業交流,將實體修改良用。
「食農列車3.0」版:農夫+木工+職能治療師+民眾,我們透過探討研究,以實作演練作為修正基礎。
「食農列車4.0」版:農夫+木工+職能治療師+民眾+使用者,我們透過生活應用,建構實作應用的各種向度。
※感謝劉三五金行、孫順清、劉文瑜、陳菁茹、陳碧連、王秋梅、吳碧琇、吳純皇、曾淑華、玉霜、悌慈、詹佩華、曾素煜、張双宜、Elaine Chiang、楊建盟、何欣婷
去年,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社團法人臺灣夢想城鄉協會、延希工作室等,促成農夫、木工與職能治療師共同合作,以廢棄棧板再生設計為「食農列車」,列車包含「育苗、定植、堆肥及烹調」四種類型及功能,不僅陳列出農業栽培的各項要點,也希望讓行動不便者能體驗農耕樂趣,也協助食農教育的推動。
經過一連串的修正與實作,「食農列車」目前放置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鐵馬驛站廣場上,並由臺北客家農場的「蔬菜花園廣場組」認養管理,今年下半年,農場夥伴們將特別安排一系列實作的主題,邀請大家一起無礙但有愛的共學,展開「食農列車4.0」的啟程。
【課程日期】8/7、21;9/11、25;10/9、23;11/13、27,星期三。
【集合地點】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汀州路三段2號)文化中心服務台。
【上課地點】鐵馬驛站 廣場。
【課程主題】
項次 | 日期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 |
1 | 8/7 (三) | 長照食農列車相見歡 認識土壤及艾草 《堆肥箱》 | 長照食農列車及秋季課程安排說明 認識土壤、堆肥&介紹艾草 【操作】吃土當吃補~艾草巧克力 |
2 | 8/21 (三) | 夏日防蚊 《定植箱3》 | 認識定植箱涵水培土 左手香、麝香木、左手香防蚊液 【操作】艾草驅蚊香 |
3 | 9/11 (三) | 上午活動:蛋殼育苗 下午活動:中秋節系列 《育苗箱》 | 【操作】蛋殼育苗、柚子果醬、芽菜手捲 |
4 | 9/25 (三) | 秋播&種植 《定植箱3》 | 認識秋冬作物及忌避種植 【操作】種植芥菜、菠菜、香菜、芹菜 |
5 | 10/9 (三) | 植物營養補充 《定植箱3》 | 植物觀察及認識酵素 【操作】種植&製作酵素 |
6 | 10/23 (三) | 根莖類作物 《定植箱2》 | 種植根莖作物(紅蘿蔔、白蘿蔔、馬鈴薯) 【操作】製作寶特瓶澆水器、 |
7 | 11/13 (三) | 秋冬保健 補冬 《烹調箱》 | 植物觀察及認識 【操作】小採收做料理、平安藥浴包或藥槌球 |
8 | 11/27 (三) | 成果發表 |
【課程流程】
資格類別 | 課程主題 | 功能 |
「輔導員班」 | 食農列車理念與展望 |
|
今日活動介紹 |
| |
食農列車主題介紹 |
| |
活動籌備及分工 |
| |
社群接待 |
| |
「輔導員班」 「體驗者班」 | 社群接待 | - 凝聚願景 - 與人交流 |
操作體驗 | - 五感刺激 - 手部操作 - 與植物連結 - 與自己連結 | |
模擬陪伴操作 | -同理心 | |
※活動內容配合現在調整 |
【重要提醒】
1. 輔導員班不建議帶幼童參與,如能獨立玩耍者除外。
2.本活動由農場義工以義務服務心態規劃、執行,請寬容未盡完善事宜,並以學習回饋的心態參與。
3.如有惡意佔用名額,或與我們活動理念相違背的參與情況,農場將公布姓名並拒絕日後的活動參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