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ging    LOADING.....
歡迎來到BeClass線上報名系統 !
免費、快速、簡單,輕鬆製作線上報名系統!
站內搜尋 承辦人員登入  · 註冊
最新活動 · 熱門活動 · 地圖搜尋 · 報名表範例 · 系統問題 · 功能說明

2019說書談戲──經典戲曲與電影的融合

活動日期:2019-11-30

活動說明

2019說書談戲──經典戲曲與電影的融合

黃建業X蔡欣欣策劃

從華語電影特有的型態——戲曲電影,探究華人的民族意涵與舞台審美思維。

 

學費資訊:

  1. 單堂學費600元,單堂不提供任何優惠。
  2. 9堂全系列優惠價4,800元。
  3. 任選6堂組合價3,400元。
  4. 任選3堂組合價1,750元。
  5. 在校學生及舊生(2019年曾報名紀州庵文學森林付費課程者),報名一律享組合價再打9折
  6. 上述優惠方案不得合併使用。


 

課程列表

序號

上課日期

主題

課程名稱

師資

1

09/21()

「戲曲電影發展開端」

戲曲電影的開始

曾永義/黃建業

2

09/28()

「名角入戲與傳唱之作」

面對人生關口抉擇的《夜奔》

李寶春/蔡欣欣

3

10/19()

崑曲《牡丹亭》青春再現

溫宇航/黃建業

4

10/26()

從《十五貫》談起─傳字輩的苦難與堅持

陳彬/黃建業

5

11/02()

京劇風華《梅蘭芳》

王安祈/黃建業

6

11/09()

地方劇種與文學的撮合

古典文學·。戲劇。電影結盟──唐滌生《帝女花》。

黃建業

7

11/16()

「名角入戲與傳唱之作」

傳唱百年的《梁祝》
──從越劇到黃梅調電影

曾韻清/黃建業

8

11/23()

台灣戲曲光譜

掌中風華的《戲夢人生》

吳榮昌/蔡欣欣

9

11/30()

歌仔戲的開始、發展和衰微——消失的王國拱樂社

李香秀/林鶴宜



師資介紹

 

曾永義

國家文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世新大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諮詢委員、臺灣大學名譽教授、特聘研究講座教授,並為大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河南大學、廈門大學、黑龍江大學、北京中國戲曲學院等十餘所大學之客座教授。曾任胡適講座教授、臺灣大學講座教授、傑出人才講座教授、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亦曾在美國哈佛大學、密西根大學、史丹佛大學、荷蘭萊頓大學擔任訪問學,在德國魯爾大學、香港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榮獲第三屆金筆獎、第四屆中興文藝獎、第七屆國家文藝獎、第二十八屆中山文藝獎、四度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教育部國家學術獎、國科會傑出特約研究員獎、科技部「行遠計畫」研究獎。

著有學術著作《曾永義學術論文自選集》(學術理念、學術進程各一冊)、《戲曲源流新論》、《地方戲曲概論》(上下兩冊)、《戲曲腔調新探》、《戲曲之雅俗、折子、流派》、《參軍戲與元雜劇》、《俗文學概論》、《說民藝》、《明雜劇概論》、《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洪昇及其長生殿》、《戲曲與偶戲》、《戲曲學》(四冊)等二十數種。散文集有《椰林大道五十年》、《蓮花步步生》、《牽手五十年》、《飛揚跋扈酒杯中》、《人間愉快》、《清風明月春陽》、《愉快人間》等七種。

戲曲劇本創作含劇目崑劇七種、京劇六種、歌劇三種、歌仔戲、豫劇各一種,計十八種。另有通俗著作《戲曲經眼錄》、《藝文經眼錄》等十餘種,與《曾永義舊詩存》(一千數百首,未刊)。教學、研究之餘,並長年從事民俗藝術之維護與發揚工作,四十餘度率團赴歐美亞非澳列國進行文化交流。 


黃建業

曾任『影響』雜誌主編, 1982年,台灣新電影由《光陰的故事》開始,黃建業等新派影評人積極投入對「新電影」的評論,引領台灣電影文化的風潮,1987年並參與簽署「台灣電影宣言」。

對「新電影」中的重要導演楊德昌的作品深入解析,該書成為研究楊德昌電影的重要參考資料。除了撰寫影評之外,黃建業亦曾編導多齣舞台劇作品(如:「尋找關漢卿的三個女人」(1988)、「太太學堂」(1995)等)。另外他也擔任教職,從事電影教育(任教於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並於1996年擔任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推動電影文化事業不遺餘力。

曾經參與推動完成之計劃案有:

1.「台灣日日新報電影資料蒐集」專案(1998-1999)

2.「台灣地區紀錄片片目資料庫、紀錄片歷史及紀錄片資深影人口述歷史」計劃(1998-2000)

3.新世紀台灣電影活水藍圖(2000-2001)

 

蔡欣欣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曾任台灣戲曲學院副校長,台北市現代戲曲文教協會理事長,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曾獲中國文藝獎章戲劇評論獎、江丙坤兩岸交流貢獻獎、中國王國維戲曲論文獎。2010~2011年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訪問學者。著有《永遠的京劇小生——曹復永劇藝生涯與演藝風華》、《雜技與戲曲之發展研究——從先秦角觝到元代雜劇》、《臺灣歌仔戲史論與演出評述》等,編選《戲說.說戲—內臺歌仔戲資深藝人口述劇本》六本專著;合著《戲曲選粹》、《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二書。


李寶春

祖父李桂春(藝名小達子)是河北梆子和京劇演員,父親李少春拜師余叔岩、周信芳、蓋叫天,兩代都是文武雙全(重唱工的文戲和重身段動作的武戲都很能做)的老生演員,母親侯玉蘭是京劇旦行演員。師從馬連良、王少樓、馬長禮等名師學唱老生,1969年畢業,到革命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杜鵑山》劇組工作,飾演李石堅(副生,正面人物)1角,並參與拍攝謝鐵驪執導的電影版。

1980年代中期後移民美國,1990年代初到台灣工作,直到現在。

1998年,創辦台北新劇團。


溫宇航

北京市戲曲學校崑劇班,工小生。師承馬玉森,滿樂民,朱世藕,沈世華,張毓文,傅雪漪等崑劇名家,並得到汪世瑜,蔡正仁,岳美緹、石小梅,張洵澎等南崑藝術家的指教。1988年起就職於北方崑曲劇院,任主要小生演員。主要代表劇碼有《牡丹亭》、《白蛇傳》、《偶人記》、《晴雯》等大戲及二十餘折優秀傳統摺子戲。多次榮獲國家級及北京市青年演員大獎賽之獎勵。先後出訪日本、俄羅斯、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2005年應臺灣蘭庭崑劇團邀請,演出《獅吼記》獲得成功,始開啟藝術道路之臺灣篇章。之後四年所排演《尋找遊園驚夢》、《蘭庭六記》、《長生殿》、《牡丹亭》皆獲熱烈反響。其中《蘭庭六記》榮獲臺灣金曲獎個人“最佳傳統音樂詮釋獎”。

2012年正式拜京劇表演藝術家,姜(妙香)派重要傳人林懋榮先生為師。

陳彬

水磨曲集崑劇團負責人兼藝術總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由「笛王」徐炎之先生引領入崑曲藝術殿堂,先從其夫人張善薌女士習旦行,後從上海崑劇團導演兼小生演員周志剛先生習小生,代表作品有《鐵冠圖.刺虎》及《繡襦記.蓮花、剔目》、《琵琶記.南浦、琴訴盤夫》等。著有《我愛唱戲-優游戲曲三十年》(1999年)、《我更愛唱戲-優遊戲曲四十年》(2009年)、《萬里巡行-周志剛、朱曉瑜伉儷的戲曲藝術》(2006年)。曾出版《檀板清歌崑曲名曲吟賞系列》崑曲伴唱CD九套,及《我是崑劇之》(張世錚著、陳彬責任編輯.2000年)、《瑤台仙音-我的崑劇藝術生涯》(蔡瑤銑口述、陳彬整理.2005年)等崑曲專書。

 

王安祈

台灣大學文學博士,現任台大戲劇學系講座教授、國光劇團藝術總監。2005 年國家文藝獎得主及2019年傳藝金曲特別獎得主。 學術研究曾獲科技部傑出獎,台大胡適講座榮譽。學術論著十餘本,近期專書有《錄影留聲 名伶爭鋒——戲曲物質載體研究》、《崑劇論集》、《性別、政治與京劇表演文化》。 自 1985 年起新編戲曲劇本,2002 年起任國光劇團藝術總監。與郭小莊、吳興國、朱陸豪、周正榮、魏海敏、唐文華 、溫宇航等著名京劇演員合作。曾四度獲文藝金像獎最佳編劇、教育部文藝創作編劇獎、十大傑出女青年、編劇學會魁星獎、金鼎獎、金曲獎、國家文藝獎。 新編京劇金鎖記》《王有道休妻》《孟小冬》《百年戲樓》《水袖與胭脂》《探春》《十八羅漢圖》《孝莊與多爾袞》《繡襦夢》等三十部。劇本集四本:《水袖.畫魂.胭脂》、《絳唇珠袖兩寂寞——京劇.女書》、《曲話戲作——王安祈劇作劇論集》、《國劇新編——王安祈劇作集》。


曾韻清                    

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1995年教育部「重要民族藝術藝師傳藝計畫南管戲曲類」藝生結業。

幼承外祖啟蒙,受習詩文與南音,且濡染於家庭藝術氣氛中,深厚的藝術家學淵源,嫻熟於國樂之多種彈撥樂器及舞蹈、戲曲等,並參與黃梅戲、南管戲、京劇、越劇、崑曲多種傳統戲曲之演出、研究與教學,於1999年成立韻清樂舞劇團,致力於推廣雅俗共賞的黃梅戲。常演劇目:《梁祝》《天仙配》《碧波情緣》《江山美人》《女駙馬》《紅樓夢》《打豬草》《戲牡丹》《夫妻觀燈》等。

曾多次受邀至荷蘭、英國、美國紐約、密蘇里、舊金山、洛杉磯、威明頓、匹茲堡、韓國、捷克布拉格、馬來西亞、安徽、法國等地作傳統藝術巡迴演出,散發出她獨特的個人藝術魅力。

主要經歷:

台北民族樂團團員

國立復興劇校、台灣戲曲專科學校、戲曲學院兼任講師

國立國光戲劇藝術學校兼任教師

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通識中心傳統藝術講師

台北市立藝文推廣處黃梅戲講師(已任教22年)

韻清樂舞劇團團長


 

吳榮昌

1985拜陳錫煌為師學習傳統布袋戲,1991年獲選為教育部「重要民族藝術傳藝計劃-布袋戲類」藝生,隨藝師李天祿習藝。傳藝計劃結束後與同計劃之藝生於1994年共組「弘宛然古典布袋戲團」榮任團長,同年更膺選為第一屆十大傑出青年薪傳獎「地方戲曲獎-布袋戲類」得主。


李香秀

自由影像工作者,美國天普大學 (TempleU.) 電影與多媒體藝術研究所畢業。專事導演工作,作品曾入選金馬獎、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韓國首爾女性影展、聖地牙哥 TemecularValley影展等。此外,她也曾擔任李安《飲食男女》導演助理、林正盛《愛你愛我》副導演;近年任教於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電影組,教授紀錄片製作等課程。

作品

2016 桃園影展台灣首獎最佳紀錄片《黑熊森林》
2004 第41屆金馬獎 最佳紀錄片《南方澳海洋紀事》

2000 第2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Netpac評審特別推薦獎及1999第36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入圍《消失的王國:拱樂社》

林鶴宜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現任臺灣大學戲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臺大文史哲學報》總編輯、《民俗曲藝》學報戲曲類主編。主要著作有:《東方即興劇場   歌仔戲「做活戲」》(臺北:臺灣大學)、《臺灣戲劇史(增修版)》(臺北:臺灣大學)、《從戲曲批評到理論建構》(臺北:國家)、《規律與變異:明清戲曲學辨疑》(臺北:里仁)、《晚明戲曲劇種及聲腔研究》(臺北:學海)、《從田野出發:歷史視角下的臺灣戲曲》(臺北:稻鄉)、《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宜蘭:傳藝中心)、《臺灣歌仔戲》(臺北:新聞局)等書,中國及臺灣戲劇研究論文多篇。戲劇評論散見報章雜誌。


 

 

主辦單位:文訊雜誌社 紀州庵文學森林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 

指導單位: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上課時間:9/21(六)~11/30(六)下午14:00-16:30,共       9堂。

上課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近捷運古亭站2號出口步行約8-10分鐘)

洽詢電話:02-2368-7577 聯絡人:許育銀 分機22



活動官網

活動地點資訊

地點:100台灣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 (紀州庵文學森林)
more events
70
近期熱門活動...
© 2023 - 關於BeClass |  隱私權保護暨服務及聲明條款 |  聯絡我們  |  手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