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ging    LOADING.....
歡迎來到BeClass線上報名系統 !
免費、快速、簡單,輕鬆製作線上報名系統!
站內搜尋 承辦人員登入  · 註冊
最新活動 · 熱門活動 · 地圖搜尋 · 報名表範例 · 系統問題 · 功能說明

{免費入場,需預約}3.31 (六)被封印的恐懼——“This Prison Where I Live”紀錄片播映&《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書友會

活動日期:2012-03-31

活動說明

原文轉載請註明出處:小小書房部落格
http://blog.roodo.com/smallidea/archives/19151146.html

時間:3.31(六)7:30-9:30
講者:楊宗澧(國際特赦組織臺灣分會祕書長)
費用:免費入場,需預約{會員當次購書享全店書籍85折優惠;非會員當次購書可享全店書籍9折優惠,並可成為會員;其他商品皆95折優惠 ;特價品不再折扣}
地點:小小書房。小小Cafe
新北市永和市復興街36號
(捷運頂溪站1號右轉,第一個洞右轉直走1分鐘)
電話:02-2923-1925 傳真:02-29231926

文字,影像,能夠傳達現實多少真實?

有些我們慣以為常的詞語,諸如:喜悅,悲傷,歡樂,痛苦,害怕,恐懼……多半是非常抽象的,要從自己的經驗提取、相映,才能進入他人情緒一二。生活在現今的台灣,我們離哪個字詞最遙遠?看了Emma Larkin以歐威爾在緬甸生活的追蹤之旅,寫成的《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以及記錄緬甸喜劇演員Zarganar被囚禁之前的片子 This Prison Where I Live”之後,我發現,我其實並不懂「恐懼」這兩個字,背後真正的感受。

緬甸,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喜歡旅遊的人,會說,那是一個美麗的佛教國度,金碧輝煌的大佛,人們虔敬,僧侶和善;注意國際情勢、人權狀況的人們,會知道那是一個軍權治國的國度,軟禁翁山蘇姬長達15年。「神祕緬甸」,是另外一個經常會出現的詞語。有趣的是,「神祕」,竟也成為旅行社招攬遊客的一種手法。

我們可以「自由」進出緬甸,觀光,旅遊,如果你不帶有探究這個國度「更深」的意圖進入,那麼你可以不受干擾地觀光、拍照,被純樸和善的緬甸所吸引——這是搜尋過十多個曾到緬甸旅遊的部落客文章,所發現他們共有的感受。然而,假如你是為了「深入」瞭解這個國家前往,那麼,就會像Larkin,以及Rex Bloomstein的遭遇一樣:某一天,某些時候,你會不經意的發現,你「早」已經被跟蹤、盯梢,而且,遠比你能夠想像的還要「早」。

無論我們「知道」、「認識」的緬甸是哪一種,要把它跟「恐懼」 劃上等號,恐怕很難想像。

紀錄片的導演Rex,拍了緬甸的喜劇演員Zargadar之後沒多久,就得知這個擅長在舞台、電影裡以幽默、諷刺當權,深受緬甸人愛戴,力量足以撼動政權的喜劇演員,終被禁止上台演出,並且,不久之後,將被囚禁——刑期長達59年,而Zargadar,彼時,已經將近50歲。意味著,沒有被釋放的話,他將在牢獄中走完他的一生。

因而,Rex想把Zargadar的故事,拍成紀錄片,讓全世界知道,發生在緬甸的事情。缺乏資金的Rex,只能將原先拍的短片,四處投遞。眼看無望,一個德國的喜劇演員,竟然看到了這部片,而開啓了另一個故事——德國,一個曾經被納粹掌權的國度,她的後代,要怎麼看待現今的緬甸,進而有所行動?Michael Mittermeier,他親身踏進緬甸,追尋Zag的身影,在緬甸,他終於知道,什麼叫做恐懼,fear。

沒有人被殺。首先,無論是書,或者紀錄片,我都要說,除了歷史上記載的大規模的流血事件之外,沒有任何殘暴、殺戮發生。但你可以從書裡,以及影片中得知,緬甸人為了自保,他們要透過各種曲折、隱密的方式提供訊息。而我們總是事後才知道,他們這樣做,要冒多大的危險——因為,每一個偷偷摸摸、隱密的、看來無傷的追尋行動事後,你會接到輾轉傳來訊息:有誰因此要被迫逃亡,要趕緊煙滅所有相關人士的資料,名字、電話,一切可能會帶來生命危機的絲縷痕跡。這些,震撼了已經遠離集權、來自民主國度的這些外國人,包括,遠在天邊,看書,或者影片的我。

很久,放下書,關上螢幕之後,你才明白:那裡,一切的恐懼,都被封印在生活裡,無處不在。它是生活的一部份,是生命的一部份,你無法拔除的。而,可怕的永遠都是,當權者知道要用什麼方法,讓你知道如果你反抗,你會需要付出的代價。

Emma Larkin,在這本書之前數度進出緬甸,透過走訪歐威爾當年在緬甸的駐紮路線,帶來了另一種緬甸的樣貌。很多人都看過《一九八四》,驚駭於歐威爾的「先知先覺」,然而,Larkin卻認為,曾任帝國警察,駐紮在緬甸五年的歐威爾,受這個經驗影響一生。這本書的層次非常豐富,也遠遠超越一本遊記能夠承載的深度,她也為讀者帶來了多面向的緬甸:幽靈般政權緊隨跟蹤的緬甸,歐威爾筆下政治寓言的原型,貧窮落後、充滿著帝國蕭索破敗遺跡的緬甸城鎮,以及,另外一個平常人難以接觸到的背面——在那樣的極權陰影下,依舊有許多風趣、幽默、好學、對知識無比渴望的緬甸知識份子活躍、集聚著。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一來,它作為文學研究,是非常好的資料,Larkin的認真、博學讓我印象深刻。此外,她筆下的當今緬甸,交織著當年歐威爾的緬甸,半個世紀,變與不變,讓人感觸良多。當然,身為記者的Larkin,對於政治的嗅覺非常敏銳,在書裡,你不會很難不看到她試圖碰觸、挑戰「跟蹤者」的界線。

看完片子跟書,你會第一個意識到的事情是:我們對於同處亞洲國家的無知,以及,其二,台灣自身,對於自身歷史反省的能力、遺忘的速度,將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後者,是“This Prison Where I Live”裡的 Michael Mittermeier,所帶給我的啓發。

Zargadar已經被釋放,翁山蘇姬也是,然而,緬甸的命運未卜。這場影片播映&書友會,邀請到國際特赦組織臺灣分會祕書長楊宗澧到場分享。很多人並不曉得,國際特赦組織一直都有組織寫信給良心犯的行動,這些書信,能夠帶給這些被囚禁的人多大的撫慰,也是到有一年,我撰文推薦一本《附上我的愛》的書信集,才深深感受到那樣,從陌生人而來的溫暖力度。

活動官網

more events
73
近期熱門活動...
© 2023 - 關於BeClass |  隱私權保護暨服務及聲明條款 |  聯絡我們  |  手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