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及時間:114 年 10 月 26 日(日) 上午 9 時 00 分至下午 17 時 00 分
活動地點:桃園市立圖書館平鎮分館 A 場次 3 樓第一會議及 B 場次 2 樓老人文康中心
活動地址:平鎮區環南路三段88號
※為配合政府無紙化會議環境,全面落實節能減紙,報名研討會民眾將於現場提供QRode下載手冊電子檔或於報名時登記自費提供。
議程參考
(一)論文簡報發表
時間 | 場次 | 主持人 | 論文題目/主講人 | 特約與談人 |
08:30~09:00 | 歡喜來報到 | |||
09:00~09:10 | 開幕式 | 范姜泰基局長、唐春榮校長、徐貴榮教授 | ||
09:10~10:00 | 專題演講 | 唐春榮 校長 | 從社區中找回母語 張維安教授/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榮譽教授 | |
10:00~10:10 | 茶 敘 | |||
A場第一場論文發表 | 張維安 教授 | 從遠方來的雲彩-瑞典宣教客庄情/彭振雄 | 張維安 (陽明交大榮譽教授) | |
臺灣地區清代旗桿座及夾桿石遺存之析探/ 羅永昌 | 邱炫煜 (台師大歷史系副教授) | |||
追尋中的認同:以外省與客家通婚子女為例/ 郭寶珍 | 賴金河 (前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局長) | |||
新竹新埔旱坑客家庄的柿產業文化:在地生活與傳承之研究/廖筱倩 | ||||
B場第一場論文發表 | 張陳基 教授 | 老頭擺个拳頭師傅/湯承翰 | 張陳基 (聯合大學教授) | |
百年客家詩社研究:以中壢「以文吟社」為例/莊家冀 | 何石松 (新生醫專副教授) | |||
「猴」在客家民間文學的意象/黃麗芬 | ||||
客語詞彙及俗諺語中「狗」的形象及相關文化探討/徐汎平 | 劉勝權 (新生醫專助理教授) | |||
12:10~13:10 | 午 餐 | |||
13:10~15:10 | A場第二場論文發表 | 徐貴榮 教授 | 新屋「海客」生活文化之探究:從諺語與鹹醢看客家傳統的延續與變遷/李仁富 | 賴維凱 (中央大學助理教授) |
「芎中七石隆興」的衝突與盟約/楊明璋 | 徐貴榮 (中央大學助理教授) | |||
地域串連與記憶建構:1895乙未戰役中銅鑼與桃園的歷史聯動分析/鍾雄秀 | 王保鍵 (中央大學教授) | |||
客庄政治版圖改變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 莊晏欣 | ||||
B場第二場論文發表 | 鍾國允 教授 | 臺灣客家祖先崇祀與宗祠營建文化之研究–以苗栗西湖邱氏宗祠為例/劉煥雲 | 鍾國允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 | |
分析屏東六堆地區宗教活動呈現的閩客關係-以王爺奶奶回娘家為例/林佩君 | 李梁淑 (屏科大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老師) | |||
六堆客家瀕臨消失之傳統-「做五碗」特殊牲禮/邱俊榮 | ||||
區域方言的語法趨同研究—以桃園新屋區多方言的小稱詞為例/賴文英 | 江敏華 (中研院語言所教授) | |||
15:10~15:20 | 茶 敘 | |||
15:20~16:40 | A場第三場論文發表 | 羅肇錦 教授 | 從壯侗語看客語「+少量」標記的語源與語言底層/謝杰雄 | 羅肇錦 (中央大學榮譽教授) |
從行為型態分析法探討台灣海陸腔客語否定詞的語言特徵與使用分群/柳欣晏 | 江敏華 (中研院語言所教授) | |||
四縣客語句末助詞「啊、哇、哪、吓、呀」探究/蒲有任 | 賴文英 (中央大學副教授) | |||
B場第三場論文發表 | 李文玫教授 | 析論客庄地名「陂、塘、圳、沆、湖」的社會意義及其人文旨趣/黃永達 | 李文玫 (龍華科大副教授) | |
客家宗祠、祖塔與性別平權的牽絆/葉倫嵩 | 羅烈師 (陽明交大教授) | |||
廟宇祭祀:以平鎮鎮安宮為例/徐巧怡 | ||||
16:40~17:00 | 綜合座談及閉幕式 |
(二 )論文海報發表
姓名 題目
范維恩 從部落到客庄:新竹竹東原客關係初探
蘇世箴 客庄色彩的採集與色彩學探討:以楊梅區為中心
黃秀柱 客家重點發展區中的新住民孤島:以忠貞市場及其周邊為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