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城觀察家-「地方」X「觀察」X「記錄」
新竹,因九降風聞名而喚為「風城」。市內分屬東、北、香山三大行政區,東區商業繁盛、北區行政樞紐;香山區近海靠海,自然產業豐足。截然不同的區域面貌,就散落在此104平方公里的方寸之地上。
「風城觀察家」的養成,即是透過「地方」X「觀察」X「記錄」三元素集合,由多元專業的走讀教師,引導大家深入在地紋理,尋找出不同於以往所知的新竹風華。「見微知著,帶著民眾走入地方,建構與之鏈結意識。」是竹松推展「風城觀察家」系列課程核心願景!新竹,正等待著我們共同探索與發掘。
指導單位:國立清華大學
承辦單位:竹松社區大學
協辦單位:通識教育中心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人數滿額或9/30止。
l 穿越名畫在新竹-口琴橋與南門溪(彭雅琪老師)
l 活動日期:10/02(四)
l 報到時間:08:50-09:00
l 活動時間:09:00-12:00
l 集合地點:清華南大校區1405教室
※ 本活動限定15歲以上參與
土生土長的台灣前輩藝術家李澤藩,經歷日據時代、國民政府的光復、戒嚴後的自由發展。其豐厚的畫作,刻畫竹塹城的轉變。從聚落到鄉間、山景至水景、人文與生態。
「穿越名畫看新竹」的口琴橋與南門溪活動,將藉由走讀李澤藩創作的口琴橋與客雅溪,一起身歷其境的感受到創作者的構圖。並從不同視角踏查現存的南門溪口琴橋,穿梭於橋上、橋下,思考環境的變遷。從美感中體認永續的重要,將美的感受力,培力形塑成守護的行動力。
l 穿越名畫在新竹-舊城故事與潛園(彭雅琪老師)
l 活動日期:10/09(四)
l 報到時間:08:50-09:00
l 活動時間:09:00-12:00
l 集合地點:李澤藩美術館一樓騎樓(林森路57號3樓)
※ 本活動限定15歲以上參與
李澤藩美術館坐落於新竹市林森路,成立於1994年,為其故居改建而成的私人美術館。土生土長的台灣前輩藝術家李澤藩,其豐厚的畫作,刻畫竹塹城的轉變。從聚落到鄉間、山景至水景、人文與生態。
「穿越名畫看新竹」的舊城故事與潛園,將藉由走讀連結名畫,一起從蛛絲馬跡中,探查李澤藩筆下曾畫過20多幅作品的「潛園」;林占梅的城市拼圖。國立台灣美術館蒐藏的 「城隍廟」;新竹的俚語「福氣食著竹塹餅(hok-khì tsia̍h-tio̍h tik-tshàm piánn)/ 另有一說「啥物命,食甲竹塹餅」。身歷其境美感中,體認永續的重要。
l 城市說書-大成殿到舊書攤(王郭章老師)
l 活動日期:10/17(五)
l 報到時間:13:20-13:30
l 活動時間:13:30-15:30
l 集合地點:新竹生活美學館門口
※ 本活動限定15歲以上參與
在翻閱新竹地圖時會發現文昌街、武昌街、大成街,諸多與孔廟相關的名詞匯聚在如今的中正台、老新竹人口中的中興百貨。串接不起的位置脈絡,使得新竹孔廟的搬遷充滿故事性,也帶著許多一代人的回憶。
而搬空的大成街,最後變成商業聚落,或許是繼承著大成殿遺風,舊書攤「中外」、「海邊」於此林立,當中可以挖到的寶不少-例如同治年間出版的《淡水廳志》、日治時期文書。而從各家進書也可以瞭解老闆的喜好與著墨,將人文素養與自身書攤結合,充滿著書香的在地故事。如今雖不復見當年盛景,然而我們能透過王郭章老師帶領分享,重新跨越時空回到當年的城區老路上。
◆主辦單位保有課程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如有調整以公告為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