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溪左岸流籠腳聚落踏察尋遊
<南港做田野>臺北市南港社大專案課程
為發掘在地人文價值,以聚落歷史呈現在地地方美學,並喚醒在地居民珍視在地文化價值,凝聚創意共同營造社區聚落新文化,推動生活美學,結合以:藝術、音樂、文史、文學俾利留下在地人文資產,讓民眾更珍視自己成長的這塊土地。
一、上課時間:114/06/06起,每週五下午14:00-16:40共8週24小時, 14:00-17:00
二、上課地點:(室內課程)南港社大成德校區;南港區東新街108巷23號(成德國中內)(戶外課程)舊莊街二段(石槽聚落)
三、授課講師:高燈立∕社區大學文史講師、水返腳藝文中心創辦人、大坑聚落人文工作室負責人、若水藝文空間策展人、繪畫創作者、媒體特約撰述
三、參加對象:對:文史踏查、音樂、美術、寫作及人文旅行具熱誠且愛好者。
四、費用說明:
●學校專案補助-免學費,僅收保證金500元,限額12位(請假不超過2次+繳交老師指定作業,得退保證金)。
●其他雜費:僅收保險費100元(於台北市12社大繳過當期者免繳)
●戶外參訪等費用依實支付。
五、報名方式:網路報名、現場繳費;請至南港社大辦公室辦理。
六、課程規劃:
週 | 主題 | 內容 | 必備用具 |
1 | (室內課程)相見歡。流籠腳聚落身世 | 學員介紹 透過圖文介紹大坑溪流籠腳聚落背景,與操作方法。 | 筆記本 |
2 | (戶外課程)流籠腳聚落環坑解說 | 認識流籠腳地景實體環境,透過實體環境了解煤業與古道環境。 | 八開素描本 2B鉛筆帽子、防蚊液、長袖衫、輕便鞋、水 |
3 | (戶外課程)聚落建築專題攝影與摹繪 | 歷史建築影像與局部繪圖記錄 灰窯古道前段與灰石運輸 | 八開素描本 2B鉛筆、橡皮擦、30cm尺一支 帽子、防蚊液、長袖衫、輕便鞋、水 |
4 | (戶外課程)灰石輸運索道遺構據點踏察與錦興煤礦 | 流籠腳野溪與大坑溪匯口 | 八開素描本 2B鉛筆、橡皮擦 帽子、防蚊液、長袖衫、輕便鞋、水 |
5 | (戶外課程)流籠腳民居建築踏察 | 大坑茶先驅王水錦故居踏察與「開閩王」古厝建築策繪。 | 八開素描本 2B鉛筆、橡皮擦 帽子、防蚊液、長袖衫、輕便鞋、水 |
6 | 流籠腳聚落與信仰與生態 | 野軼傳說、動植物觀察 | 帽子、防蚊液、長袖衫、輕便鞋、水 |
7 | (戶外課程)訪談:王水錦後代 | 王氏家族興起 拜訪聚落「原」住民,聚落族群參訪記錄 | 手機、錄影機、筆記本、簡易褶疊式反光板 |
8 | (室內課程) | 學員心得分享與發表 | 戶外記錄成果:素描本、ppt完成版最少12頁每人十分鐘。 |
備註 | 本課程須依進度繳交學習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