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氏症是除了阿滋海默症之外最普遍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約佔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的 1-2 %,近幾年,也開始有青年型巴金森患者被診斷出來。典型巴金森氏症病程是緩慢且長期的,許多中晚期患者因疾病進展,吞嚥能力與肢體動作、平衡能力受到影響,需要部份依賴或完全依賴他人的協助,而在這疾病治療的漫漫長路上,除了照護者外,尚需結合神經專科醫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等不同專業領域的醫事人員一同來參與醫療照護及後續復健訓練計畫。為此,臺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與社團法人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繼「巴金森症照護技能訓練工作坊-照護者場次」後,舉辦「巴金森症照護技能訓練工作坊-非醫師之醫事人員場次」,讓不同專業領域之醫事人員能夠更深入了解巴金森氏症及各領域相關照護、訓練技巧,以帶給巴金森氏症患者更好的治療、照護品質。
授課對象:巴金森氏症相關照護的非醫師之專業醫事人員
授課目標:增進非醫師之專業醫事人員對此疾病之了解,以提供巴金森氏症患者更貼近其需求之治療與指導。
上課日期:109/06/28(日)08:30-16:20
上課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301講堂(台北市徐州路2號301室)
名額限制:100人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109年6月24日截止(額滿將提早結束報名)
課程費用:600元(附便當、茶點、上課講義)報名後請於三天內完成匯款,匯款相關資訊如下:
匯款/ATM轉帳
戶名:社團法人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
銀行:合作金庫台大分行(分行代碼:006)
帳號:1346717034845
匯款後請將匯款收據影印或拍下(或匯款完成畫面截圖)傳送到協會信箱,主動告知匯款帳戶帳號末五碼及匯款者報名姓名,核帳後確認無誤才算報名成功。
未於期限內繳交匯款相關資料,將取消報名資格並將名額釋出
協會信箱:patcare2011@gmail.com
對於本活動如有疑問,請於上班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致電至社團法人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秘書處,協會公務電話:0975-109-378 找籃護理師
當日課程表
時間 | 課程主題 | 講師 |
08:30-09:00 | 上午報到/簽到 | |
09:00-09:05 | 致詞 | 吳瑞美 教授 臺大醫院神經部 |
09:05-10:00 | 巴金森症治療與常見副作用處理 | 吳瑞美 教授 臺大醫院神經部 |
10:00-10:50 | 老人之精神醫學與照護 | 黎美嫻 研究醫師 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 |
10:50-11:10 | 休息時間 | |
11:10-12:00 | 大聲治療法與言語團體治療 | 蕭麗君 語言治療師 台灣聽力語言學會常務理事 |
12:00-13:00 | 上午簽退/午餐時間 | |
13:00-14:00 | 巴金森症步態問題與凍凝症狀/物理治療技術指導實作 | 黃正雅 副教授 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暨研究所 |
14:00-15:00 | 巴金森症外科治療發展 | 陳凱翔 主任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 |
15:00-15:20 | Coffee break | |
15:20-16:20 | 中晚期巴金森患者之職能治療技巧實作訓練 | 張詠荃 職能治療師 臺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監事 |
16:20- | 下午簽退/賦歸~ |
本課程申請之醫事人員繼續教育積分
1.護理師/護士繼續教育積分6.7(需完成上午及下午的簽到退)
2.物理治療師(生)繼續教育積分6.7(需完成上午及下午的簽到退)
3.職能治療師(生)繼續教育積分申請中(需完成上午及下午的簽到退)
4.語言治療師繼續教育積分6.7(需完成上午及下午的簽到退)
5.台灣神經學學會繼續教育積分5.58學分
活動注意事項:
1.本活動有實作課程,如時間足夠、講師會適時徵求自願者示範練習,建議穿著舒適寬鬆衣物
2.活動會場有飲水機,請自備水杯
3.茹素者請務必於報名表上面註明需訂素食便當
4.本課程會申請醫事人員繼續教育積分,務必填寫完成姓名及身分證字號之填寫,神經學學會簽到單請務必註記姓名與會員編號
重要提醒
因應COVID-19疫情,符合下列情況者,建議於家中休養避免參加室內集會活動:
1.有發燒或明顯呼吸道症狀者
2.自己或家中親友14天內剛從國外入境、或曾接觸COVID-19疑似個案或確診者
防疫期間課程全程皆須配戴口罩!!
疫情期間現場座位採固定安排,請勿隨意更換或臨時增加入場人數~
課程前的報到手續請務必完成:
1.測量體溫 2.使用乾洗手液 3.簽到,簽到後請領取講義及滿意度調查表,並於課後繳交滿意度調查表給現場工作人員,感謝您的配合。
活動前測量體溫倘有發燒(耳溫≧38℃;額溫≧37.5℃)者,請配合先行至急診就醫,如有不便請見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