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課程內容會分成【臨床新生兒之早期口腔動作處理】及【嬰幼兒餵食問題評估與介入】兩大部分。
1.臨床新生兒之早期口腔動作處理:
課程內容先以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簡稱ICF)和個案處理模式(The Patient/Client Management Model,簡稱CMM)做為臨床的思考邏輯架構。接著介紹如何觀察從吸吮、吞嚥、呼吸及三者協調來評估分析新生兒的餵食困難,和如何提供相對應的個別介入策略。最後會以臨床實際個案討論方式提供如何整合常見的餵奶處理手法,以及分享臨床相關的其醫療團隊所發表的研究論文。
2.嬰幼兒餵食問題評估與介入:
除了延續第一堂課的概念,第二堂課是針對門診的餵食困難嬰幼兒,所以再加入嬰幼兒口腔動作發展,以及作息本位模式的概念(Routines-based Model,簡稱RBM),透過臨床實際個案的分享,看到治療師如何與家長共同合作,考量食物種類及食器的選擇、餵食及自我餵食技巧_動作控制,以及擺位等等,一起創造出好的介入成效!並以目標達成量尺(Goal Attainment Scaling,簡稱GAS)來評量個別的介入成效。
【上課時間與地點】
2020 年 07 月 12 日(日)台北科技大學 綜合科館第一演講廳
(更改教室: 原台大博雅館改為台北科技大學綜合科館第一演講廳)
2020 年 06 月 14 日(日)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 12樓大禮堂
(更改教室: 原中山醫正心樓教室改為台中醫院大禮堂)
2020 年 07 月 19 日(日)高雄醫學大學 濟世大樓CS301教室
【line的電子地圖及講義】
https://line.me/R/ti/p/%40taiwan.med.edu
(請於課程前一日輸入"map"獲得電子地圖、當日輸入代碼獲得電子講義)
【課程表】
08:40~08:50 | 報到 | |
08:50~10:30 | 臨床新生兒之早期口腔動作處理評估 | 劉妍羚 |
10:30~10:40 | 休息 | |
10:40~12:20 | 臨床新生兒之早期口腔動作處理介入 | 劉妍羚 |
12:20~13:20 | 午餐時間 | |
13:20~14:00 | 新生兒餵食困難的個案分享與討論 | 劉妍羚 |
14:00~14:10 | 休息 | |
14:10~15:00 | 嬰幼兒口腔動作發展評估與介入 | 劉妍羚 |
15:00~15:10 | 休息 | |
15:10~16:50 | 嬰幼兒餵食困難的個案分享與討論 | 劉妍羚 |
16:50~ | 賦歸 |
【學分申請】『若有其他類別積分需求,請先來電洽詢』
---類別------場次課程積分---
物理治療師(生) 專業課程7.8點
職能治療師(生) 專業課程7.8點
語言治療師 專業課程7.8點
護理師(士) 專業課程7.8點
專科護理師 專業課程7.8點
營養師 專業課程3點(台中場無積分)
社會工作師 專業課程7.8點
長照人員認證積分 專業課程7.8點
--------------------
『若有其他類別積分需求,請先來電洽詢』
註:各職業類別積分登錄時間不同,需換照者可先來電詢問。
【報名費用】
本會會員會員800元,非會員1200元,六人以上集體報名每人800元,現場報名(會員或非會員)一律1200元
請匯款至國泰世華銀行鳳山分行(013)帳號026-03-100379-1
(戶名:臺灣醫事繼續教育學會施富強)
* 集體報名者請"個別匯款",並提供匯款帳號後五碼
* 本會會員定義為臺灣醫事繼續教育學會會員,歡迎向本會提出申請。
目前入會終身免入會費、常年會費 http://www.tmed.com.tw
![]() |